政策利好作用体现,稻谷价格被抬高
国家发改革宣布,今年生产的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3元、97元和105元,比2009年分别提高3元、5元和10元,提高幅度分别为3.3%、5.4%和10.5%。国家在早籼稻播种季节适时提高最低收购价,将有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值得注意的是,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反映出国家的意愿仍是维持农民收入稳定,保证粮食安全,而并不想推动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控制CPI水平)。不过,在政策明确提升稻谷托市收购底价的形势下,国内稻谷价格的重心将得到整体抬高。
消费习惯改变,东北大米需求继续看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市场对优质大米的需求增幅较快。近年来,传统的“南籼北粳”消费习惯也正发生着一定的变化。营养、健康的大米消费需求强劲,东北大米因其良好的品质而倍受欢迎,消费区域不断扩大,消费人群不断增加,尤其在国家出台东北稻米入关运补政策后,东北大米市场占有率更是快速提高,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也随之不断走高。
大范围雨雪天气给市场粮食运输带来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我国出现多次大范围暴风雨雪等极端恶劣天气,造成大部地区交通运输不畅,尤其是“北粮南运”以及新稻上市等方面更值得关注。由于大范围雨雪天气的影响,使有限的铁路运力更趋紧张,导致部分销区因大米到货量减少,短期供给紧张而出现价格上涨的行情。同时,对东北产区农民售粮进度也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以致当地水稻上市速度十分缓慢,上市量萎缩。此外,东北农户惜售心理增强,更加剧了局部地区水稻供应紧张的预期,进一步推高水稻和大米的市场价格。
稻谷收购价格仍呈上涨趋势但幅度相对有限
从政策收购价格来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了2010年继续提高稻谷尤其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水平,从而稳定了市场预期;从当前国际市场形势来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美国农业部最新报告均预计2009年世界稻谷产量下降,预计减幅分别为2.3%和2.7%,尤其是菲律宾和印度减产较多,直接导致上年年末国际米价出现了一波连续上涨行情。但鉴于我国水稻连续增产确保了国家较为充实的库存以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收购政策、拍卖等调控手段,因此2010年国内稻谷价格整体仍将呈稳中趋涨的态势,但涨幅应会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自2008年以来,我国稻谷生产情况较好,稻米供求关系从紧平衡逐渐转为供求平衡有余,部分稻谷主产区出现农民卖粮难现象。为保护粮农的生产积极性,国家通过临储收购与最低收购价政策,直接掌控粮源,加强对稻米市场的干预力度,有效避免了稻米价格的大起大落。2010年随着最低收购价的继续提高,政策对稻米市场的影响也将继续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