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强调,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增多,频率加快,范围扩大,危害加剧,对于局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生态、人畜健康和农业生产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防控紫茎泽兰这样的有害外来生物,一要控制源头,切断传播的链条,通过建立生物防护阻截带来阻止扩散和蔓延;二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通过建立监测网络,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三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针对农田、草地、荒山、荒坡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地采取人工铲除、化学灭除和生物替代等多种措施;四要综合利用,以用促控,利用紫茎泽兰来生产燃料和饲料,做到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据介绍,原产于中、南美洲的紫茎泽兰现已在我国贵州、云南、四川、广西等地扩散蔓延,发生面积达到1400多万公顷,造成了当地原有植物衰退和消失,并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造成了危害。为有效防控紫茎泽兰的扩散和蔓延,农业部下一步还将在贵州、云南、四川、广西、重庆等紫茎泽兰危害严重的省市,联合开展紫茎泽兰灭毒除害行动,组织当地农业部门推广应用成熟的综合防治技术,建立紫茎泽兰综合防治示范区,尽快使草场、农田周边的紫茎泽兰入侵得到有效控制;在交通干道和河流等传播通道的潜在发生区域建立紫茎泽兰阻截带,防止紫茎泽兰进一步扩散蔓延;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特别是在云南、贵州、四川等紫茎泽兰分布集中区域,尽快建立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饲料、燃料的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据了解,近年来,农业部积极组织各地农业部门开展紫茎泽兰集中灭除行动,开展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建立综合防治示范区,探索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新途径。同时,安排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资金2100万元,组织科研单位进行科技攻关,筛选了专门针对紫茎泽兰的高效、低毒和选择性强的除草剂,开发出了超低量喷雾油剂和器械,并筛选出了替代生物品种。在综合利用方面,已在云南省昆明市建成了年产1000吨紫茎泽兰草粉饲料生产线,在四川省西昌市建成了年产2万吨的现代化紫茎泽兰草粉饲料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