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多年的发展,鲜切花已成为云南省的一张“名片”,占据着全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也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然而,日前的干旱严重影响了该省花卉产业,约80%的花卉种植面积受灾,鲜切花产量较去年同期下降3成左右,质量也出现了很大的下滑。不仅如此,花卉价格也呈现出了新的变化,最突出的是鲜切花价格级差明显拉大,旱灾迫使云南花卉产业已悄然升级。
旱灾损失9亿多元
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的资料显示:不仅是晋宁,全省80%的花卉面积都不同程度的受灾。昆明市官渡区小哨乡的“花木大世界”超过30%的小苗枯死;宜良县山后村拳头产品“叶子花”死亡率超过50%;昆明煜辉花卉公司种源圃内多年研发出的上百个新品种种苗已枯死;楚雄滇洱古道山茶花园艺公司的3万余株茶花和地方特色花卉死亡……
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陆继亮告诉记者,尽管旱灾从去年秋季开始,但花卉产业由于普遍采用设施化生产,具有一定抗御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推迟了成灾时间,但在持续的旱情下,仍受灾严重。调研发现,此次灾情中绿化观赏苗木、鲜切花、地方特色花卉和种用花卉受灾最重。此外鲜切花方面,植株生长缓慢,抽枝率低、产量和优质花率急剧下降,花价高低差距拉大,红蜘蛛、芽虫等病虫害也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受灾花卉中特色花卉产业所在州市皆为重灾区,特别是云南茶花和杜鹃花产区。截至4月底的统计数字,云南全省花卉产业已损失逾9亿元。更为严重的是,这将直接影响到2011年及以后年份的生产、销售和出口。与设施简陋、抗风险能力差的花农相比,大部分花卉企业因在建设生产基地时就注重水利设施建设,在浇灌方式上以滴灌为主。相同面积用水量是普通浇水方式的1/10,因此这些企业的受灾相对较小。
云南省花卉产业办公室调查发现,受灾程度与花卉生产及设备设施水平息息相关,此次大灾也暴露出全省花卉产业发展在配套设施方面的短板,花农仍普遍缺乏应对长期旱情及严重霜冻、大风、雨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云南省必须增加对花卉设施化栽培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彻底改善花卉设施化栽培水平,使云南省花卉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