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京藏高速有望开通公交专用道 正进行可行性分析
2011-05-29
京藏高速有望开通公交专用道 正进行可行性分析

本市筹划东南西北均有快速路或高速路施划公交专用道。制图吴垚

  京通快速路是本市首条施划公交专用道的快速路。市交通部门相关负责人昨天透露,京通快速路施划公交专用道后,在保证公交交通出行、引导市民绿色出行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因此,本市筹划进一步发展公交专用道,力争东南西北4个方向都有快速路或高速路施划公交专用道。

  本市交通部门正对北部的京藏高速开通公交专用道进行调研,南部的京开高速也可能列入调研计划。此外,西部的阜石路快速公交线将在年底开通。

  据市交通部门介绍,本市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实现公交专用道联网。十二五期间,在目前本市公交专用道里程294公里的基础上再增加150公里,东西南北方向、主干道,尤其拥堵路段都优先保证公共交通出行,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

  此外,在东南西北方向的各个社区,将根据居民需求,新开社区通勤快车线路,并增加车次、提升运力。

  北

  ★京藏高速

  拟在易堵路段施划专道

  进展:市交通部门正对其可行性进行调研分析

  与京通快速路全程施划公交专用道不同的是,京藏高速仅考虑部分路段施划公交专用道,例如从四环到回龙观等易发生拥堵的路段。

  京藏高速不会全程施划,原因在于没有足够多的公交客流和公交车次。就北部而言,回龙观、西三旗、小营、清河是客流集中地区,因此,交通部门将首要考虑解决上述地区客流的快速通勤问题,在京藏高速相关路段施划公交专用道。

  西

  ★阜石路

  多条公交线或共享专道

  进展:阜石路快速公交线力争于今年年底开通

  力争于今年年底开通的阜石路快速公交线,届时将与已经建成的安立路、朝阳路、南中轴快速公交一起,使北京市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居民,均能乘坐快速公交进城。

  为提高其使用效率,除阜石路快速公交线以外,其他沿阜石路行驶的、路程较长的普通公交线路也有望较集中地使用公交专道。同时,在阜石路上行驶的一些重复公交线路也将撤销。

  南

  ★京开高速

  相对具备施划专道条件

  进展:交通部门尚未启动南部京开高速的调研

  据了解,由于南部快速路、高速路相对较少,施划公交专用道的选择余地较小,京开高速相对具备施划公交专用道的条件。但是,京开高速现有的交通流量压力较大,尤其是杜家坎一带较为拥堵,施划公交专用道与社会车辆出行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热点回应

  三环施划公交专道重新评估

  目前,三环路上仅有局部路段设有少量公交车道,其他路段均为与社会车辆共用车道。去年年底,本市出台治堵新政。根据疏堵方案,将重点在三环路等快速路、主干道及拥堵路段增加施划、建设公交专用道。

  此前,三环路最初计划全线施划公交专用道,然而调研结果显示,部分路段施划公交专用道的方案较为可行。因此,曾确定部分施划公交专用道的方案,但仍有一些不同意见。因此,三环路施划公交专用道尚未实施。据了解,目前,该方案正在重新进行评估。有关部门将根据调研结果,来决策是否在三环路施划公交专用道。

  此外,记者从市交通部门了解到,除西部新开阜石路快速公交线路外,既有的东、北、南三条快速公交线路都将进行完善,尤其是东部、北部的两条线路。例如,北边的安立路快速公交,在五环以里还未实现全部走公交专用道,将考虑施划新的公交专用道。(记者邓杭)

 相关链接
·奇瑞量子工厂从安徽芜湖迁址至江苏常熟
·北京一些停车场夜间按白天价收钱 收费翻番
·2011青岛国际车展开幕 新能源汽车纷纷亮相
·“千百十”大型采访报道:江铃汽车再出发
·车企八仙过海祭出五招 悄然打响增长“保卫战”
·五月持续低迷六月优惠或增 下半年车市难料
·北京现代新悦动正式上市 售价9.98万-14.68万元
·加价提车难以接受 专家:如有库存涉嫌欺诈
·怀疑是添加剂 中石化岳阳加油站导致全市大修车
·奥迪正式发布全新奥迪A6 Avant旅行版车型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