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文化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们是否已经背叛了文学?——中图社
2009-08-10

  《中华读书报》(7月10日)有一则报道——“中国作家背叛文学,不够资格归入世界文学”:德国汉学家、波恩大学教授顾彬(Wolfgang Kubin)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雨涵的采访,再度指责中国当代文学水准低下,不够资格归入世界文学。最近20年来,“中国作家自己背叛了文学,他们为了赚钱而下海之后,放弃了创作”,“中国当代的一些作家,特别是小说家,他们的语言水平都太低了……”对这样的批评,文化界似乎并未给予更多的评论,但其中所指中国作家的商业化,表现艺术的低下,以及创作心态的浮躁,无疑是切中要害的,作家、评论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tujian.org

  如果对这些批评观点未有所震动的话,看看著名作家王蒙最近的关于当下中国作家及中国文学的一席话吧!7月21日中国作家网转载了《广州日报》的一则报道“当代作家为何写不出《红岩》?”近日,由王蒙与王元化担任总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五辑(1976~2000)30卷出版。王蒙在序言里直言不讳地指出:“文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堕落与无耻过。例如,写到了性与亚性器官、娼妓、吸毒与象有些作家说的,引起争议的所谓‘辱骂自己的母亲’。”并重点归纳了当下中国文学的几大病相,一是缺少方向感,形不成主流;二是悲伤、低级之作充斥文坛;三是作家“明星化”,作品迎合市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文学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堕落与无耻过”,王蒙如此尖锐批评中国当代文学的观点,使人想到文化批评者朱大可所说的:“文学的核心价值究竟在哪里?它在人间蒸发了,完全不能支撑作家灵魂的内在超越,作家书写的目标只是基础价值,也就是市场和版税,而不是终极价值,甚至不是中间价值。”。还有一些作家、评论家批评当代文学“往死里写脏、写丑,是世界文学奇观”,“现在流行的是越脏、越丑越叫座,反而说深刻啊深刻”。总之,当代的不少文学作品,内容已经严重缺失了文学的审美因素、情感因素和伦理道德因素,严重缺失了文学的“灵魂和智慧”这些核心的文化因子,远离了文学的文化底线、伦理道德的底线和审美原则的底线。对此,文学批评家忧虑,读者也困惑。而仅有少数的一些作家还清醒着。如著名作家贾平凹,在《人民日报》(7月21日)发表了《文学不应丢失“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消费化娱乐化的年代里,文学是否还会有它的神圣?在人性善与丑充分展示的当下社会,文学该有怎样的立场?做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做人的基本,文学也同样,在任何时候都有文学的基本。贾平凹提出了文学不能失去“大道”的问题。什么是文学的“大道”?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里,有天下之说,有铁肩担道义之说,崇尚的是关心社会,忧患现实。在西方现代文学的传统中,强调现代意识。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以人为本,考虑的是解决人所面临的困境。所以,关注社会,关怀人生,关心精神是文学最基本的东西。我们的目光要健全,要有自己的信念,坚信有爱,有温暖,有光明。我们需要学会写伦理,需要关注国家、民族、人生、命运,同时,写作的眼光要放大到宇宙,要追问人性的、精神的东西,而不要笔走偏锋,只写黑暗的、丑恶的,这就是文学的“大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得十九世纪华兹华斯也曾为当时英国文学的病态困惑,但他相信人类心灵的优美和高贵。而如文学,一切影响人的心灵的、伟大和永久的事物都具有着一些天生的不能消灭的力量。这样的文学态度,或许我们会找到担当和文学的希望? tujian.org

  许民彤

     相关链接
    ·我们是否已经背叛了文学?——中图社
    ·娱乐泡沫撑不起选秀冠军就业之重——中图社
    ·文化名人的弟子最该继承什么——中图社
    ·“百家讲坛”与“鸳鸯蝴蝶派”——中图社
    ·作协高调维权找回“身份意识”——中图社
    ·面对低素质人群,更需要的是教化——中图社
    ·中国人为何崇尚“既生瑜,何生亮”?——中
    ·文人的困境——中图社
    ·易中天的闹剧该收场了——中图社
    ·恶搞“贾君鹏”小心侵权——中图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