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五一”长假被黄金分割出清明、端午、重阳三个小长假,被年轻人鄙弃多年的民俗传统破天荒地再受重视。单从民俗文化效应而言,这三个传统节日的民俗传统正在逐渐显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近百年来,中国的“节日”与国际标准日渐趋同,譬如国际性的儿童节、妇女节、劳动节,源于西方传统的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还有与西方宗教文化关系密切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在众多外来节庆的文化挤压下,以农历节气和宗教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传统节日并未得到妥善保留——那些已经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节日,或是被意义相近的“洋节”取代,或是成为可有可无的平常日子。如今,很多人都知道与屈原有关的端午节,却不知与介子推有关的“寒食节”;曾在唐宋时期盛极一时,堪与元宵节、中秋节并称的“花朝节”现在鲜有人关注;而根植于道教文化的“中元节”、“下元节”在上元节(元宵节)的强势遮蔽下更显冷清。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传统节日的含义不单纯在于旅游、假期或是消费,其中文化传承的意义同等重要。我们可以给一年中的每个日子都冠以特殊定义,而且这些日子的意义绝不雷同,这就是民俗的魅力。中国的传统节日既有农业文明的特征,也有原始崇拜、宗教文化的特定含义,若是把文化从节日中清晰地剥离出来,再以新文化的视角加以注解,或许是保存节日民俗的另类途径——80多年前“元旦”与“春节”的日期分离,就是同时遵循西方文明与民俗传统的一种尝试。仅靠增加节日或是开辟“小长假”无法完全复活那些民俗传统,正如端午节的传统不只是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等符号表象,或只是屈原、伍子胥这些历史名人,节日本身就是艘文化之船,搭载着千百年来附加的种种文化意项驶入现代文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再过十多天,就将是我国第四个“非遗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复兴需要扶持,更需要年轻人像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那样的热情。王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