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让我们很受鼓舞” |
2009-05-20 |
|
□本报记者王乐民曹政□
“预期寿命是能够综合衡量卫生工作的指标,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这一指标让我很振奋。”复旦大学熊思东委员说,总理的工作报告在总结成绩时,谈到了预期寿命已达到73岁。这是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把能够综合衡量卫生工作的指标列入其中,反映出政府观念的转变。“我们不仅需要看到一些反映经济发展的数据,更需要看到一些反映人的指标,这正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体现。”
中华医学会专职副会长吴明江委员说:“透过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公共卫生、农村卫生、新农合中所投入经费的数字,看到了政府为民生所作出的努力。短短5年,能有这样的投入,我作为卫生系统的一员很受鼓舞。”
继续加大农村卫生投入
江西省副省长谢茹委员说,报告用数字说话,工作目标明确,显示出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精神。温总理报告中“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823亿元,比上年增加165亿元,支持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重点向农村和基层倾斜”的讲话,将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
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王执礼委员说,温总理在报告中说,“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00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3岁,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是了不起的成就”,这很让人鼓舞。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仍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低保人群的保障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解放军第一五○医院院长高春芳委员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了5年调查,得到的结论是,通过新农合的保障,农民因病致贫的比例降低,因经济困难不去就医的比率也在降低。这说明,农民就医难题得到了初步缓解。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新农合筹资水平将提高到100元。从调查的结果来看,这将使农民的就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高春芳说,我非常高兴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对农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基层医疗卫生的问题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解决。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