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春季房展会昨闭幕,10.3万人观展创近10年房展会之最,南京市房管局负责人称“市场回暖是实实在在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素有“楼市风向标”之称的南京春季房展会昨日(4月19日)落下了帷幕,四天展会期间总共吸引了10.3万人观展,当场成交517套住宅,更有2200余人达成了成交意向,业内人士戏称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不过,旺盛的人气也引发出新的疑虑,有人担心供销两旺的楼市会诱发房价的报复性反弹。对此,南京市房管局副局长郭宏定昨天表示,这种担心“多虑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十年展会本届人气最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次春交会组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昨天下午3时,共有10.3万人进场参观春交会,是近十年房展会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过去,我们是在现场安排专人数人头,今年将展会搬到硬件设施更为齐备的河西国际博览中心后,采用了先进的安检门进行统计,因此数据更加可靠”,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副处长曾新骏告诉记者,本来还很担心春交会放在河西举办会影响人气,没想到展会第一天就来了2.8万人,第三天更是多达4.7万人到现场观展,创下了房展会单日的最高纪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在楼盘的成交方面,组委会的统计显示,四天时间内,直接成交住宅517套,达成初步成交意向的有2200多组。加上后来“加盟”的3家楼盘,本次春交会上共有69家开发企业的104个楼盘参展,几乎覆盖了南京所有板块,既有普通住宅,也有别墅、写字楼、商铺等各种物业。此外,还有22家新楼盘选在春交会上首次亮相,号称“南京高端住宅第一盘”的仁恒江湾城在展会上收获了1000多组客户,位于城东的紫园、银城聚锦园等楼盘也受到数百组客户的青睐。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四天发出2.3万套购房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所有成交的房源中,使用购房券的项目超过了一半,足以显现出这一新鲜事物的受欢迎程度。”郭宏定昨天表示,购房券的发放其实是一种市场行为,目的是让开发商在给出正常的优惠之后,在价格上再“打点折”,让利于民。“四天期间总共发放了2.3万套购房券,一套购房券3张共6000元,还有一家楼盘临时决定加入收券的行列,总共有52家楼盘参与进来,最高的优惠幅度达到6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尽管与当初预计的发放4万套购房券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记者注意到,一些用券楼盘确实吸引了不少买房人,比如中电颐和家园在展会期间推出的40多套住宅几乎销售一空,买房人通过购房券至少享受到了每套3000元的额外优惠;还有一家企业看中了河西万达广场,打算购入46套商业用房,使用购房券的话,可以省下13.8万元的房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南京市房管局产权市场处副处长曾新骏提醒市民,购房券的使用期限截止到本月底,如果有开发企业在春交会后即不再收券的话,市民可以到房管部门投诉举报,房管部门将依法查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房价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春交会的旺盛人气其实也是南京楼市的一个“缩影”,从今年一季度的各项数据上可以看出,市场信心正在恢复。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住宅成交面积为172.8万平方米,环比去年四季度涨幅高达34.2%;住宅成交套数为16390套,环比增长29.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回暖是实实在在的,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南京市房管局副局长郭宏定解释说,首先是去年年底开始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发挥的作用,包括税收、利率、房贴等多方面。以房贴为例,截至目前南京已发放了6500万元购房补贴,这些都有效刺激了购房需求。其次是房地产行业自身顺应市场的调整,包括降价促销等给出的各种优惠。第三是去年被压抑的刚性需求的释放,还有一点就是老百姓的收入在不断提高。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红火起来了,开发商的房子好卖了,房价是否会出现报复性的反弹呢?”面对这一疑问,郭宏定很肯定地表示“不会”。他说,开发商在经历了几轮的涨与跌之后会更加理性,这个行业也会逐渐完善,猛涨或是猛降的局面不会发生。而且,目前南京楼市的供销比为1.3:1,总体上看还很健康,累计可售的房产面积接近100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达到700万平方米,比正常的水平多出300万平方米左右。“市场的房源这么多,再加上在建的工程,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会发生,也就不可能出现房价大幅反弹的现象”,郭宏定说。(马祚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来源:扬子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