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人均耕地1亩多、人均收入560元的同德县巴沟乡加日亥村遭遇着人增地减,人口和土地逆向发展的尴尬。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加日亥村以农为主、兼营牧业,是农牧结合的藏族群众聚居地。由于草场面积小,限制了牲畜数量的发展。同时人口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减少,收入下降,群众苦于没有发展出路而煎熬。 tujian.org
前年,他们实施了建设规模445公顷,投资2065万元,新增耕地66.2公顷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每个农户分到了5亩耕地。在土地、农业、水利等部门的协调和合理安排下,利用28公里的巴沟卡东渠的有利条件,改电力灌溉为自流灌溉,每年减轻农民10多万元的负担。耕地质量的提高,使项目区增加纯收益达到1170万元,新增耕地上获益44.72万元,整理后项目区增加产值16192万元,解决了人地矛盾,稳定增加了群众收入。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土地整理项目的采访中,听到过去不少关于各部门单方面作战,形不成合力的事例。在湟中、互助、门源、同德等地的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田和林网不配套,水利与农业设施不连接,生态环境不协调,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发展的步履缓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实事求是地说,多年来,各州县、农业、水利、交通、土地等部门都结合当地实际争取到了一些好的项目,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利部门负责水利项目,环保部门负责环保项目,农业部门负责农业项目,在实际运作中往往无法形成一种综合效应。而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恰似一条纽带,将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机地连接起来。省上各部门配合协助共同踏勘项目区,积极参与选项工作,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在现场确定项目建设,提高了工作效率。项目区的选择不仅注重光热条件优越,水源充足,还兼顾了贫困地区、海西绿州农业和青海特色农业经济,结合门源油菜基地、互助马铃薯基地、湟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