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守住第一道“防线”——新疆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纪实
2009-05-25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色提力乡、英叶乡、芒辛乡、乔尔旁乡、城关乡的乡所在地,一栋栋色彩鲜亮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物坐落在乡间公路旁。这就是刚刚建成的乡国土资源所。

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加强国土资源所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6%以上,2006年耕地增加了65.5万亩。

过去,新疆各地的乡镇国土资源所面临着困难。大部分国土资源所租用或借用办公场所,普遍存在办公设备缺乏和业务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筹集资金近2亿元,对新疆乡镇(场)国土资源所进行建设和改造,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新建乡镇国土资源所683个,每个所控制建筑面积90到100平方米。同时,对84个乡镇国土资源所进行修缮和扩建,并为这些乡镇国土资源所配备办公设备,如电脑、采暖锅炉、打印机等。截至2005年底,新疆在乡镇(场)已设立国土资源所796个,占乡镇(场)总数的70.57%,核定编制2867人,实有人员2924人,其中自收自支678人,聘用和兼职人员283人。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能不能守住耕地红线,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新疆国土资源厅把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提高新疆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监察能力当做大事来抓。在加强乡镇国土资源所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近年来,自治区采取集中轮训或请进来、派出去、相互交流方式,对乡镇国土资源所2924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目前,已初步完成少数民族语言教材的编印工作,并有计划地对所长进行业务培训。

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作,自治区将英吉沙县等三个县作为建设试点,开展了乡镇(场)国土资源所建设“强所工程”。计划分三年完成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监察、监测网络建设项目。其中,2007年完成310个所建设,2008年完成322个乡镇国土资源所建设,2009年全面完成。

在英吉沙县刚刚建成的各个国土资源所里,工作人员职责、任务、程序、制度、标准、文明用语都悬挂在墙上。芒辛乡国土资源所所长买买提明兴奋地说:“以前开展工作是‘小米加步枪’,现在是现代化装备了,更有决心把工作搞好。”据了解,英吉沙县国土资源所建设时间不长,已凸显魅力。目前,全县仅发生一起违规建私房事件,并在尚未动工时就被及时制止纠正,保护了耕地,也避免了老百姓的损失。乡镇国土资源所还承担了报件初审、现场调查、审核和上报等具体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轻了县国土资源局的压力。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和田地区洛普县一乡村要占用农田搞农贸市场,农民把这一情况报告给当地的乡国土资源所。所里查实后火速上报给县国土资源局,在尚未开工之前就制止了这一行为。

乡镇国土资源所处在国土资源管理的最基层,直接面对着农户和基本农田,是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及开展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前哨。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哈尼巴提·沙布开充满信心地说,通过实施乡镇国土资源所执法监察、监测网络建设,使乡镇国土资源所实现质的变化和飞跃,就一定能守住耕地这条红线。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