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赣鄱大地沃野涌翠,生机盎然。
5月18日至21日,记者先后来到安远、鄱阳、余干采访,这3个县今年初先行启动“造地增粮富民工程”示范项目。在项目区,农民们激动地对记者说:“土地是种田人的命根子。省里下这么大决心造地增粮,帮助我们增产增收,真是想到我们心里去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我省结合耕地后备资源实际,创造性地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这一土地开发整理的新思路,通过对耕地的整理、未被开垦的荒地的复垦复耕,未来5年每年将增加10万亩以上的耕地,到2011年可增加40.5万亩耕地,实现耕地保有量、粮食总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农民收入、森林覆盖率、发展后劲“六个增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造地增粮富农民 tujian.org
在鄱阳县乐丰镇桐山村造地现场,记者看到几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5月20日一大早,桐山村村民廉清镜就请来耕整机,翻整刚造好的4亩水田。见记者来采访,廉清镜高兴地说:“6月下旬以前,我打算全部种上水稻。一亩田可以收650公斤粮食,每亩能增收800元,4亩田可增收3200元。” tujian.org
乐丰镇造地项目主要是通过开挖干渠、修建提灌站、排涝站,把这一片水洼地变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眼下,一晚栽插已陆续开始,为了不误农时,鄱阳县及时把新造的土地分配给当地村民,便于村民耕种。像廉清镜一样,乐丰镇造地项目区内已经有165户村民分到了新造的土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鄱阳县乐丰镇党委书记沈德才对记者说:“乐丰镇造地项目已完成了三分之一,增加了300多亩水田。全部完成后可增加1300多亩水田,增产粮食85万公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根据规划,从今年起,我省以吉泰盆地和鄱阳湖平原两大粮食主产区为重点,集中连片跨区域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造地,是为了经济发展,更是为了老百姓的根本利益。造地工程启动后,各地积极性高涨。鄱阳县今年承担了2.2万亩的造地任务,受益人口近80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造地过程中,我省坚持“不影响行洪泄洪、不造成水土流失、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科学编制项目规划,科学造地。以农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未利用土地开发为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实施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提高耕地质量、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耕地整理得民心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5月21日,携一缕清凉的晨风,记者来到余干县乌泥镇土地整理项目区。绿意盎然的水稻一眼望不到边,成方的田块平整有序,田边水渠、道路整齐分布。当地村民告诉我们,以前,乌泥镇项目区内的3万多亩水田因为整理不到位,只能种一季水稻。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才有了今天的面貌。 tujian.org
看着长势喜人的水稻,乌泥村村民朱上达给我们算起了今年他家6亩多水田的增收账:“没有平整之前,只能种一季稻,现在可以种双季稻了。晚稻一亩田收400多公斤稻谷,80块钱50公斤。一年大概增收5200元。这就是土地平整项目带来的实惠。”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远县孔田镇高屋坝村村民高永茂同样感受到了土地开发整理带来的好处。今年高永茂家的双季稻面积比往年增了近1亩,但他却觉得干农活更轻松了:“以前拖拉机到不了田,要用手工。现在可以用收割机收稻子,不需要那么辛苦。原来用水的时候要守夜,不时还会和邻里发生争吵。现在排灌水都很方便了。”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面积增加了,产量提高了,种田更轻松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耕地整理带来的好处。从今年起,我省规划用5年时间整理耕地350万亩,新增有效耕地面积40.5万亩,今年全省计划整理耕地75万亩,新增耕地3.9万亩。在实施过程中,各地把耕地整理项目与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相结合,组织国土、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对田块、水渠、道路、村庄进行综合整治。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各方配合机制的建立,确保了耕地整理工作的有效实施。今年一季度,全省已经验收耕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9个,新增耕地面积1.5万亩。在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记者看到,项目区内的禾苗普遍长势喜人,生机盎然,田间自流灌溉渠、泄水闸、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等设施一应俱全,“田成块、渠成网、树成行、路成框,村集中”,成为“机能耕、旱能灌、涝能排”的保收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安远县孔田镇镇长扶伟华告诉记者:“项目实施前,一到农业用水的紧张时期,干部忙着到各处调解争水纠纷。现在通过土地整理,农业用水有了保障,干部不用再当‘消防员’了。”(夏晓) tujian.org
tujian.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