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陕西省连续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2009-05-25
○1999年至2006年,全省非农建设占用耕地58.19万亩,同期补充耕地74.21万亩。

○2000年以来,全省整理出3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粮食产出收入5900多万元。

tujian.org

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旧宅基地复垦整理,既住上了亮堂、干净的新房,又增加了耕地的旬邑县职田镇车村农民,围着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诉说他们的喜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从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上获悉,陕西省已连续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1999年至2006年,全省非农建设经审批占用耕地58.19万亩,同期补充耕地74.21万亩。补充耕地数量已逐步步入了既能满足全省非农建设项目占用需求,又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在地方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陕西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现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资金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补助到中、省全额投资的转变。指导思想从单纯追求增加耕地数量向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并重转变;总体思路从单纯增加耕地数量向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效益转变。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省国土资源厅根据陕南秦巴山区、关中平原、陕北风沙滩区、渭北丘陵沟壑区的地理地貌特征和人口、气候、资源、环境等因素,先易后难,提出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向陕北要数量、陕南要质量、关中既要数量又要质量”的总体要求。

在实践中,按照不同区域特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抓了“六个结合”:1、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结合,促进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2、与扶贫移民开发相结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3、与保护环境结合,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4、与治沙结合,促进了沙漠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5、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河道整治等专项工程结合,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6、与农村发展规划结合,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自2001年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土地开发整理资金10.2亿元,实施总规模60多万亩,实现新增耕地18万亩。投入土地开发整理的资金逐年增加,实施规模逐年加大,仅2006年第一批省级有偿使用费全额投资的15个项目,资金总量就达3.4亿元,这是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近年来投入资金最多、单个项目规模平均最大的一年。

特别是2000年以来,全省整理出33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每年为项目区农民增加粮食产出收入达5900多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费用就达1.2亿元。当地有15万农民工参加项目区务工,人均劳务收入800元。两项合计,项目区100万群众当年增收1.79亿元。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将以补充耕地数量和提高基本农田质量等级标准、提高耕地利用率为目标,坚持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整理和塌陷、挖损、压占废弃土地的复垦、归并零星地块,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耕地生产条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改善现有土地和利用中的制约因素,全面提升耕地质量、土地利用率和规模经营的程度。通过大力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50万亩,年平均10万亩。(王文昭 元莉华)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