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中国地科院建院50周年庆典大会在京举行 曾培炎、路甬祥、徐匡迪
2009-05-25

孙文盛、孟宪来、孙枢等致辞 徐冠华等致贺信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李元、宋瑞祥、徐德明、张宏仁、鹿心社、汪民、王世元、王寿祥、甘藏春、王瑞生等出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10月20日上午,装点一新的中国地质科学院迎来了50周年的生日。隆重的庆典大会在嘹亮的国歌声中开始。会上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庆祝中国地质科学院建院50周年的题词: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的题词:弘扬优良传统,创造新的辉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的题词:勤探祖国宝藏,勇攀科技高峰。

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元代表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致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院长孟宪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副主任孙枢院士,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局局长安那托里·廖多夫斯基等致辞。会上宣读了科技部部长徐冠华等的贺信。同时还宣读了孙文盛和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宋瑞祥等的题词。

应邀出席大会的领导还有:宋瑞祥,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徐德明,国际地科联主席、原地矿部副部长张宏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鹿心社,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王世元,武警黄金指挥部总工程师闫风增,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组长王寿祥,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王瑞生,原地矿部和国土资源部老领导塞风、夏国治、张文驹、陈洲其、寿嘉华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涂光炽等21名院士。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文盛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50年来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经过50年风雨、50年拼搏,中国地质科学院已经发展成为有较强创新能力、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地质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孙文盛对今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希望:一是要适应新的形势,提高地质科技工作水平。他说,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将是我国资源供需矛盾的凸显期,资源利益冲突和诉求的高发期。缓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解决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全国科技大会也强调,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列为战略重点,作为长期发展目标,摆在优先位置。《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地质工作会议,把地质科技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的“科技兴地”战略,其核心也是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促进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国家即将出台《关于稳定支持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加大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资源环境形势、“科技兴地”战略都为地质科技工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地质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科技兴地”的核心力量,要认清当前面临的形势和肩负的历史责任,抓住有利时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提高地质科技工作水平,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作出新的贡献。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中国地质科学院是首批启动改革的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已完成阶段性任务,达到了阶段性目标,顺利通过了科技部、财政部、中编办的联合阶段性评估验收,进入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改革任务就完成了,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还未真正建立起来,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繁重。国土资源部将继续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支持。中国地质科学院要按照改革的既定目标和要求,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努力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地质科技发展规律、富有活力的地质科技工作新体制新机制,加快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地质科学院是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国土资源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是实施“科技兴地”战略的核心力量,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公共服务,为地质调查工作、为国土资源管理、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科技工作必须树立服务的思想,必须围绕上述目标开展科研攻关。我们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地质科技发展规律的地质科技工作新体制新机制,科技工作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必须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必须更加主动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新的精神去适应新的任务,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弘扬调查与研究、室内与野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光荣传统,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对准国家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引领未来,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地质科技工作新的突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国土资源部、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中科院、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等部门有关司局和直属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大洋协会、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北京市地勘局和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石油大学、中山大学、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有关院校的代表,以及前来参加中国俄罗斯年地质矿产资源研讨会的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印度驻华使馆代表等近500人参加了大会。

会上,俄罗斯代表团向中国地质科学院赠送了礼品。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中国地质科学院50周年成果展和该院的重点实验室。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