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了粮食生产能力,优化了用地结构,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支持了新农村建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甘肃省2000年以来共实施国家投资和省级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140个,新增耕地30万亩,显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优化用地结构、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支持新农村建设四大效益。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全省建成了一批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白银、定西、张掖等地将土地整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结合,把具备良好耕作条件的新增耕地及时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加以严格保护,稳定了基本农田面积,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土地开发整理在调整土地利用方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陇东地区各乡镇大力开展旧村改造,河西地区各市、县开展移民建镇专项土地开发整理,推动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结构优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土地开发整理在增加耕地的同时,还使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河西走廊各市、县通过营造保护林和建设田间林网,增加了植被覆盖率,防风固沙,减少了风沙等自然灾害。东中部地区开展缓坡地“坡改梯”综合整理,增加了田间蓄水量,提高了农业生产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陇南地区各市、县通过小流域治理,将整理河滩地、沟坝地与生态退耕结合起来,减少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tujian.org
土地开发整理还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在省国土资源厅统一规划下,各市(州)、县(区、市)把土地开发整理和村镇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泾川、山丹等县(区)建成了一批布局合理、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新村镇。白银市宽皮带沟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后,安置搬迁移民1000多人。部分市、县还在重点矿区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整理,为经济发展拓宽了用地空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