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休戚相关,矿产、土地尤其是耕地,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国土资源部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要紧密结合国土资源工作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服务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 tujian.org
一是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完成好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继续深入开展盟市、旗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在粮食主产区,开展基本农田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将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统筹规划城乡用地,落实好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促进农牧民居住相对集中,工业项目合理布局,支持农村牧区道路、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法依规提供土地保障。协调有关部门编制具体的与村庄整治规划建设相衔接的村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进一步优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切实发挥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继续推进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理,支持农村牧区道路、水利、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用地、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十一五”期间,拟在全区建立由国家投资的5个基本农田示范区,总规模达50万亩。逐步引导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今年向国土资源部申报土地整理项目49个,争取国家投入资金8亿元。落实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各项制度,切实建设好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和监管体系,保证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加强监督检查,将建设占用耕地“占一补一”的面积落到实处,当年完成补充的面积不低于60%。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牧民增收。 tujian.org 三是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规范土地储备制度,优先收储盘活低效利用的土地。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加强宅基地管理,解决好城中村、城边村浪费土地的问题,保障自治区城镇及近郊区无地、少地农民“村中居”和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集中建设农民新村。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牧区面貌,提高农牧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上,完成农用地定级试点工作,适时在全区推广。
四是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切实维护被征地农牧民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土地政策,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完善征收土地制度,保证依法征收土地,加大依法征收土地的监管力度。总结推广征地补偿安置成功经验,全面完成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制定工作,研究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机制,依法做好维护农牧民权益、促进社会稳定的工作。继续做好土地征用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处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信访条例》,积极探索建立从源头上预防因土地问题引发农民上访的长效机制。深入分析研究农村及农业发展保障中涉及国土资源管理而出现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调整,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全面把握、妥善解决来自各方面的利益诉求。
五是切实加强农村牧区地质灾害防治。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十一五”期间,预计投入1100万元用于全区荒漠化灾害地质调查和重要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预计投入1.56亿元,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建立全区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系统,安排10—2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加强农村地区地质灾害评估、预测及防治。完成8处申报列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10处自治区级地质公园的建设,建立旗县级自然保护区38个。有计划地安排退耕还林牗草牘136.2万公顷,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7.99%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矿山环境状况基本得到控制,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40%以上。
六是继续开展以为农业服务的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加快成果的推广应用,以丰富农产品的种类,提高产量和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