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盛讲话 李元主持 朱训、宋瑞祥、张刚、黄先耀等发言 王世元、王寿祥、孟宪来等出席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交通和地质矿产工作的优秀领导者孙大光同志逝世一周年纪念座谈会暨《孙大光纪念文集》首发式,1月13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该书作序。 tujian.org
孙大光同志1917年1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寿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被任命为交通部部长,1975年~1985年成为中国地质、地矿工作的主要领导者,1985年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2005年逝世。
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孙文盛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原地矿部部长、全国政协前秘书长朱训,原地矿部部长、全国政协常委宋瑞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世元,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组长王寿祥,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孟宪来,孙大光同志夫人张刚及子女,交通部副部长黄先耀等出席纪念大会。国土资源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元主持会议。
孙文盛在讲话中对孙大光同志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组织建设和干部工作,特别是在担任地矿部门主要领导期间的工作,以及孙大光同志干实事、讲真话、勤于学习、高瞻远瞩的优秀品格和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孙大光同志从1975年起,主持全国地质工作整整10年之久。他抓业务工作,思路清晰,善谋善断。在领导地质工作的过程中,明确提出一定要把地质找矿作为工作重点,将“以地质—找矿为中心”列为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并领导组织了大规模的矿产勘查和海洋地质工作,发现并探明了石油、煤、铁、金、铝、铅锌等一大批矿产资源,成就巨大。当年新疆找油长时间没有取得突破,进退两难的时候,孙大光同志在听取各方面意见后,明确提出要坚持下去,果断地决定在塔里木北部实施沙参二井。1984年9月,就是这口井钻获高产工业油气流,实现了西北找油的重大突破,揭示了塔里木石油勘探的找矿前景,拉开了石油勘探开发向西部地区战略转移的序幕。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孙文盛说,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多数地质队基地建在深山荒野,这虽然方便了工作,但苦了家属、孩子。孙大光同志对此寝食难安,提出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地质队进城。他亲自向国家争取专项资金,到各有关城市去疏通协调。20年过去了,如今已全部建在城市的基层地勘单位,自然而然地又顺应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各省地质局年轻副局级干部一起到基层搞调查研究,通过交流切磋、实际观察,发现并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如今,经他亲自考察培养的几十名干部,有的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有的成为省、部主要领导,有的是司局主要负责人。
孙文盛强调,我们一定要学习孙大光同志坚持真理、无私无畏的政治胆识和勇气;学习他淡泊名利、彻底奉献的崇高品德和境界;学习他高瞻远瞩、知人善任的领导艺术和才能;学习他利国兴业、心系群众的创新精神和情怀。我们要大力弘扬孙大光精神,不断开创国土资源工作的新局面。
朱训、宋瑞祥、黄先耀、孟宪来、张刚等同志先后发言,从各个角度回忆了孙大光同志光辉的一生。大家认为,孙大光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了一生。孙大光同志用他一生的言行举止,诠释了共产党人的追求和理想,为我们端正党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了亲切而生动的典范。他的业绩将永载中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光荣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塞风、夏国治、张文驹、方樟顺、蒋承菘、寿嘉华、董道华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