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国县级区域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笔者从近日在重庆市召开的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汇总工作会议(西南片)上获悉,重庆市在全国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中首次在使用因素法分等的基础上进行了样地法分等的探索,为全国县级区域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重庆市参会代表在会上作了重点发言,受到大家的高度评价。
样地法分等,只是从土地剖面的整体特征及对土地等级的影响关系,直接评定土地剖面的整体好坏,并通过系统控制布点,形成网络和剖面分值系列,忽略了土地各因素之间的内部关联与作用机理。为使分等定级更科学,重庆市于2004年6月正式开展样地法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试点工作,试点成果于2005年7月1日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和专家组的鉴定。该研究成果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双向控制样地法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庆市在开展这项工作中,结合了地方特点,在国家要求采用因素法分等的基础上,对样地法分等进行了探索,在九龙坡区、大足县、丰都县、黔江区、巫山县5个试点区(县)建立了试点县域标准样地体系,为全市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后续工作和应用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市建立省级样地法体系,对全市农用地进行统一分等,并首先对5个试点进行分等。根据《农用地分等规程》和重庆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双向控制的原则,每个试点区(县)选取10个优质标准样地和 10个劣质标准样地,确保5个试点的标准样地中包含重庆市农用地质量最优和最差的地块。依据5个试点的标准样地和调查样点建立加减分规则,编制分等因素加减分规则表。最后,采用产量等差法确定全市农用地等别数目。重庆市标准粮产量变幅在12000千克/公顷左右,以1000千克/公顷分等,在全市共分12个等别。根据实地调查分析,相邻等别间土地质量既有显著差异,又达到一定分等精度,可满足评价成果实际应用的需要。运用样地法,重庆市将全市农用地自然质量划分为12个等别。 tujian.org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