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省,由于水利、水电、火电、铁路、公路等工程及城镇建设用地,耕地以年均10万亩的面积在减少。
近几年,贵州通过退耕还林和坡改梯建设,状况有所改善,但土地瘠薄、人多耕地少、旱地多水田少、坡耕地多平整耕地少、中低产田土多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少的主要特征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然而,由于基础差、底子薄、欠帐多、投入不足等原因,农业抗灾减灾能力脆弱,生态治理和生态恶化的矛盾突出,保护现有耕地资源的任务艰巨。
据贵州省国土厅土地详查资料,全省耕地面积7355万亩,其中,中低产田土占85.76%,旱地面积占69.5%,6-25度坡耕地面积占旱地面积的88%,稳产高产的有效灌溉农田仅10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24%,人均基本农田仅0.32亩左右。
据了解,贵州全省中低产田土平均亩产只有200多公斤,人均占有粮食仅300多公斤。为了确保解决农民温饱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2010年农业人口人均半亩有效灌溉农田的目标,各级农业部门正在大力开展冬季农田基本建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