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中旬,记者从冬寒渐至的首都北京,来到薄雾轻扬的四川成都。成都平原自古以来物产丰饶。这片传承数千年、养育无数人的膏腴蜀地,如今耕地金贵得不得了。成都人说,这些千秋基业不能毁在我们手上。欣喜的是,作为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城市,成都市在谋划未来十几年发展布局时,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出面协调、指导和部署修编工作,先后20多次修改规划大纲,多次压缩建设用地规模,最终在新一轮规划中确保全市现有耕地和634万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所提高,布局能够落实。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护要想在前做在前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成都市多项经济指标在西部城市中位居第一。统计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这个市GDP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1.7%,增速高出全国水平4个百分点。作为四川省省会和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金融、科技、商贸中心,这个市人均GDP已达到2000美元左右,总体上进入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和城市文明普及率快速发展期。发展要用地,而成都市现有耕地645.89万亩、基本农田634万亩,人均耕地0.63亩,已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的警戒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3年6月,成都市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自始至终,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都被看作规划修编的核心目标和编制好规划的前提。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说,成都平原是粮仓,是农副产品的主要产地,是我国土地最肥沃的地区之一,如果我们不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图一时痛快,那么,千秋基业就可能毁在我们手里。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的负责同志说,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势头,必须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做在前面,不管怎么发展,作为命根子和基本国策的基本农田一定要保护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基本农田保护涉及方方面面,这项工作要想稳稳地走在前面,必须理性地规划未来发展布局,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成都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片区会等,对相关规划指标进行实地论证。同时,成立了专家咨询组,征求专家意见,发布公告,征求市民意见。政府各部门根据全市GDP、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城市化水平、国家产业政策等,对全市至2020年各类用地需求进行了科学预测,结论是建设用地规模完全可以控制住。 tujian.org
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住了,现有耕地和基本农田才有可能真正保住。刚开始,有的部门并不理解这一点,仍然希望通过修编规划为土地供应松松绑,报上来的各项用地需求远远超过可供应的土地。市委书记、市长多次亲自出面,在规划修编工作启动的一周内,多次召开会议协调、指导、部署修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直接组织领导下,市长亲自挂帅,市级17个部门和20个县(区、市)全面参与了这轮规划修编工作。经过反复协调沟通,多达20多次的修改,最终争议越来越少,耕地保护被放在了第一位。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2004年8月,《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大纲》获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复,成都市从而成为全国14个地(市)级试点城市中第一个通过评审的城市。全市基本农田保护指标被逐一分解落实到20个县(区、市)。在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时,成都市充分运用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确保建设用地区外质量好的耕地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 保护指标确定以后,成都市在所辖的近郊县——郫县开展了基本农田保护试点工作。选择郫县,因为它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12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单位之一。在新一轮规划修编成果的基础上,郫县把38.27万亩基本农田落实到田块、农户和图表册上,探索基本农田保护的长效机制。成都市正在全市范围内总结推广郫县试点经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保护重担众人扛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划是龙头,成都市新一轮规划把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放在了第一位。规划的龙头作用能不能发挥,保护能不能成为人们的共识,主要取决于规划有没有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可,大家是不是自觉地执行新一轮规划。 针对上一轮规划中出现的问题,成都市采用了“开门”编制规划的思路,同步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布局规划等“三大规划”。编制规划不是只由国土资源部门来承担,而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担任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委员会主任,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主任,市级17个部门主要领导为委员会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各县(区、市)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大规划”做到基期一致,布局一致,相关指标也完全一致,从而能彻底克服各项非农建设用地随意突破规划、随意圈占土地的现象。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合理布局,全市形成中心城区、县城、建制镇的城镇体系。工业布局规划按照集中发展、错位竞争的原则,每个县(区、市)都确定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和2~3项主导产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划既然是经过各部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后制定出来的,其科学合理性不言自明。哪个部门还敢推托,不去执行新的规划,不把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当作第一位的任务?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郫县是成都平原上的一个重要灌区,农业较发达,民间一直有“银郫县”之说法。唐元镇有一块万亩连片的韭黄基地,地头竖着一块郫县人民政府立的基本农田保护牌,上面醒目地标有基本农田的区位图、保护面积、责任人和举报电话等内容。锦官村农民王怀才和妻子正在自家的韭黄地里收拾杂草。3亩多承包地,维系着一家4口人的生计。王怀才告诉记者:“种韭黄不需要太大的力气,但要慢慢整。一亩地的收入至少有六七千元。”郫县每个农户都持有市政府统一颁发的《基本农田保护证》,责任人姓名、保护面积、保护期限、位置、地块号、水利状况、土壤级别和权利、义务,基本农田保护相关规定等内容,保护证上都写得清清楚楚。王怀才说,有了这个黄色的小本本,心里踏实多了,不管是谁都不能随便占用自己的耕地。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郫县国土资源局的负责同志说,保护基本农田的重担由政府各部门、各乡镇和广大农民共同来扛,不是为了给国土资源部门卸担子,而是为了确保基本农田保护措施更加到位。人人起来负责,基本农田一定能保得住,保得好。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打造一个新“天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历史上的成都平原,虽有气候温润的自然条件,但也一度河道不畅、洪涝成灾,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离不开巴蜀先民累代的经营与开发,尤其是兴修水利带来灌区的农业繁荣,使世世代代的成都百姓尽享其利。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现代工业文明不断走向昌盛时,成都市开始着力打造一个新“天府”。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严格控制非农建设用地规模,成都市要求每个县(区、市)不得盲目铺摊子,而是根据自身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确定1个工业集中区和2~3个主导产业,工业用地全部进入规划的集中发展区,严格按照工业项目用地投资定额标准供地。全市333个乡镇撤并1/3,原来确定的50个重点镇减少至30个,并优先发展其中14个。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主要安排在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其余乡镇原则上不发展工业,不搞房地产业,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走内涵挖潜之路。在广大农村,规划了农民聚居点和中心村,不符合规划的农村建设项目,不得原拆原建或改扩建,必须到规划的聚居点或中心村。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成都市的未来空间结构布局更为科学合理。 tujian.org
与此同时,全市将累计投入13亿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农田中的低产田改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土地整理等,使基本农田数量不变,质量稳步提高。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郫县唐元镇万亩韭黄基地,政府已累计投资近200万元用于修建道路、沟渠,配备广谱杀虫灯等。如今,这个基地生产的“锦宁牌”韭黄已成功打进北京新发地蔬菜批发市场、沃尔玛连锁超市,成为颇受市场欢迎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农民因此大大受惠。住在两层楼房里的农民王怀才说,韭黄地要透水透气。田里如果没有好的排灌设施,韭黄品质肯定受影响,但一家一户的农民没有能力修建沟渠。这两年,政府向基地投了不少钱,如今,外地卡车可以直接沿着新修的道路开到田间地头,田里的水能排能灌,韭黄的品质明显变好,销售价格跟着涨了不少,农民的腰包更鼓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成都市还将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近期规划,实施以服务“三农”、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为目标的专项土地整理。全市每年将安排5亿元左右的专项资金用于这个工程,项目优先安排在基本农田永久保护区,促进中低产基本农田的改造,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对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集中成片田、优质高产的基本农田,成都市实行重点保护,尤其对优质高产、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的基本农田实施重点动态监控。市政府对3000亩以上成片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实施立牌重点保护。建设项目如果不得不占用耕地,必须剥离耕作层,将其集中堆放,主要用于中低产基本农田提高质量或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的培肥地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记者在成都市所辖的邛崃市等地看到,各地正利用冬季农闲之机,大力兴修农田水利设施,整合田块,建设田间道路,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点等。新整理好的连片地块,已经受到不少外地农业企业的青睐,前来租种。农民以承包地入股收取租金,又能进这些现代农业企业打工。同样是种地,农民收入却差不多翻了一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祝福这片古老的土地获得新生!祝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富足安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