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沿海市场有报道说年内不再推出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用地时,中原地产又传重大利好。近日,记者从市土地储备中心了解到,开发商们翘首以待的郑州市十几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已经于10月27日起分别在国土资源报、中国土地市场网和郑州日报等媒体上开始发布,据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连同之前正在公告的几宗土地,这次政府集中出让储备土地总面积近2000亩,其中绝大部分是开发商关注已久的黄金地块。此次大规模供地在表明了我市土地储备制度正日趋完善的同时,还表明了市政府在支持房地产事业发展,关注城市建设等方面的施政力度。
规模供地:省内外地产商反响热烈
早在今年8月份,“郑州拟将2000亩储备土地陆续投放市场”的消息甫一发出,就有开发商立即表示对某些地块“志在必得”。多家房地产公司的相关负责人也纷纷表示:这些地块位置不错,与公司拿地目标相吻合。
“这是一次正常供地。”一位开发商认为,今年郑州土地供应量不是很大,本次大规模推地将有利于促进郑州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司也会积极关注推地信息。中孚(河南)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认为:有不少实力派开发商会尽力一搏,尤其是一些黄金地块,他们公司近期也有准备拿地的计划。
“每一块土地都有数家地产商在积极关注。”据介绍,其间省内外的建业、鑫苑、振兴、北京城投、银都、天津顺驰、浙江新湖、广东恒大等知名开发商一直与土地部门积极接触。
此次出让的十多宗土地基本上都是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除了两宗土地位于环线以北外,其余的全部位于环线以内的市区繁华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周边配套齐全。
“无论是规模性、区位性还是品位性,这些地块都是市区内少有的。”市土地储备中心有关负责人的如是介绍并不为过。
据介绍,本次出让地块多是“大块头”,其中有7块面积在100亩以上,超过200亩的有3块,最大的一块234亩。业内人士讲,我市环道以内,开发商已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开发地块,一些边角地块都成了诸多开发商角逐的“香饽饽”,更不用说上百亩的成规模地块。受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不少开发商将拿地当作这个时期最紧要的事情,力求不放过任何一次土地出让机会。一些手中有地的开发商也切身感受到手中储备的土地越来越少,可用于开发的土地越来越难拿到手。从当前郑州房地产市场开发情况看,大多数开发商都表示出强烈的拿地愿望与要求,认为从长期来看,土地还是紧缺的,地价将保持上涨趋势。
政府施政:土地储备制度成效显著
积极的土地储备政策正是郑州支持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土地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尤其是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使有限的土地显得更加珍贵。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实现集约节约用地,2002年8月国土资源部与监察部《关于严格实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通知》中规定经营性土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2004年3月,上述两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04年8月31日后,不得以历史遗留问题为名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
根据国家政策精神,市政府于2005年2月印发了《关于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储备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土地储备实行计划管理的通知》,从此凡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必须经政府储备后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专家认为,政府委托土地储备机构从事土地收购储备工作,体现的是一种政府行为,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土地管理实现宏观调控土地市场,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确保政府统一供地和落实城市规划,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通过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土地最优价值的有效体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并支持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市土地储备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土地集中出让,是结合我市城市发展计划和房地产市场需求而进行的,也是我市土地市场逐步规范、走向成熟的一种体现。自我市全面实施土地储备制度以来,经过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土地储备中心等政府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目前已基本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有效防范了国有土地资产的流失,为实现城市经营提供了坚实的平台。此外,政府通过有计划的供应土地,还增强了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既保证了城市规划的落实,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又为建造更多中低价位的普通住宅创造了条件,进一步推动我市住宅市场结构的优化。
“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实施土地收购储备有效支持了我市国有企业的顺利改革。”市土地储备中心相关负责人如是说。据介绍,本次大规模投放市场的近2000亩土地中,有不少是原国有企业用地,如郑州水工机械厂、郑州电缆厂、郑州电气厂、金笛印染厂等等。这些企业大部分都面临资金困难,但另一方面,其厂区又都位于城市土地价值较高的地段,市土地储备中心通过收购企业用地,既盘活了土地资产,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改善了城市环境;又为企业注入了资金活力,使企业的异地搬迁和升级改造得以顺利进行。
针对这次政府对储备土地进行挂牌出让,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政府实行土地储备制度和经营性用地的招拍挂出让,起到了一种大浪淘沙的作用,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竞争,对真正有实力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一个利好,也加速了房地产开发商的优胜劣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同时,通过土地储备,把“生地”变成“熟地”,实现了土地前期开发的规模效益,省去了开发商大量的前期工作。
专家称,此次储备土地的集中入市,一方面增加了土地供应,满足了当前市场需求。对有效调控商品房价格,确保我市土地市场平稳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另一方面,政府有计划、有秩序的供应土地表明我市土地储备、土地供应机制已初步完善,稳定、和谐的房地产业投资环境正逐步形成。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