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资源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吴
图片1 吴邦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
·政治人物:温家宝
·政治人物:胡锦涛
·百色市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让阳光照亮每一个环节——河北省厅推行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综述
2009-05-25

在宽敞明亮的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政务大厅,当人们想了解一宗正在进行交易的土地或是采矿权的情况时,只需通过电脑,就可以在局域网上查询到想了解的一切,包括业务程序运行到了哪个处室,有关处室的经办人、负责人,主管厅领导提出的具体审批意见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驻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纪检组组长、监察专员张俊杰告诉记者:“公开能公开的一切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让管理相对人能了解到想了解的一切审批情况,这就是河北厅今年以来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首家全面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的宗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公开151项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打造全新“阳光行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此次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全力推行的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是要通过媒体,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公开行使行政权力的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收费、资料等信息,公开行政权力受理、审查、决定的运行过程,公开行政权力运行结果。它将政务公开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tujian.org

与政务公开不同,河北厅这种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是一种全面的公开,更是一种实质性的公开。 tujian.org

在确定公开项目时,河北厅提出凡是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不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外,一律公开。按照这个原则,此次河北厅将151项行政权力的运行都列入了公开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做到全面公开,河北厅从今年3月份开始,用一个月时间,对掌握的所有行政权力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在权力事项清理中,首先由各处室局对各自的权力事项进行全面清理,把好初审关;再由政策法规处对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逐项审查各处室局上报的权力事项,把好对照审核关;然后由省厅专门成立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办公室组织会审,逐项甄别,把好集体会审关。通过清理,厅机关共清理出各种行政权力事项151项。这些行政权力,既有行政许可权、非行政许可审批权、行政管理权、执法监督权、行政处罚权,也有人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物资管理权;既涉及对外行政权力,也涉及厅机关内部管理权力。通过编制《行政权力公开目录》,河北厅对这151项行政权力的项目名称、类别、公开形式、公开范围和公开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公开的范围上,河北厅按照公开范围与权力行使涉及范围相一致的原则,提出凡应让社会知情的,应及时向社会公示;凡应在厅内部公开的,应及时在厅内部公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公开的形式上,河北厅采取动与静结合、无声与有声结合、印刷品与电子政务结合的办法,做到既保证公开透明的效果,又尽量减少公开成本,使公开形式从单一拓展到多样化。目前,河北厅已经形成了以厅局域网为主要载体,报刊、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体为补充的公开体系。此外,河北厅还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如行政审批的信息,在书面告知的同时,计算机还会自动生成相应信息发送到申请人手机上,为广大群众及时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公开的时间上,河北厅提出凡具有相对稳定性或经常性的信息,应长期公开,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随时获悉;凡阶段性或临时性的,应及时公示,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及时获悉。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规范每一项行政权力的运行,重在过程公开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如果说过去推行的政务公开,偏重的是公开一个部门有什么职能和权力、运行的法律依据、基本程序和运行结果,还只是停留在行政权力表层公开的话,那么此次河北厅推行的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则触及了所有行政权力行使过程的公开。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既然要公开,首先就必须做到权力运行每个环节、每个程序的规范。为此,河北厅专门编制了《职权目录》,逐项列明了每一项行政权力行使依据、行使权限、具体部门职责、工作人员分工、办理条件、办结时限、服务承诺、工作纪律、监督程序和责任追究等,同时还为每一项行政权力制定了《基本情况表》,除职权目录设置的内容外,又增加了受理条件、审查方式、监督环节等30多项内容,囊括了行政权力运行的各个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规范权力运行程序,方便群众办事,河北厅还为每一项行政权力的运行过程编制了流程图。在编制流程图的过程中,对法律法规已明确规定程序的,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程序的,参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流程进行编制。在流程图中,河北厅设定了运行前资料公开、受理情况公开、审批结果公开、审批过程公开四个环节。要求通过规定的媒体公开各项权力运行的设定依据、实施主体、申请条件、许可要件、告知文本、许可程序、法律责任以及受理情况、审批结果和审批过程。同时依据工作程序逐项标明具体的承办岗位,明确审批部门的责任和审批人的岗位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保证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河北厅主要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实行网上受理。通过对政务大厅的网络程序进行全面改造,把所有涉及相对人的权力运行过程,全部在网络上公开,实现了受理资料、受理结果的公开,实现了申请人与审批人员的分离,切断了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环节。二是实行网上审批。政务大厅接收申请材料后,直接在网上分送主办和协办处室局,有关处室局提出意见后,报厅领导审批。行政审批的全部过程、承办人员的意见、各个审批环节所用的时间,都在网上明确显示,意见一经形成,便不可更改,全厅所有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局域网政务系统上看到每项行政权力运行的情况。三是依托互联网和其他信息设施,实现了行政审批的即时查询。厅互联网站设立了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窗口,政务大厅设置了人工查询、电话查询、电脑查询、触摸式电子显示屏,通过这些渠道,申请人随时都可以查询审批的进展情况。对需要向社会公开的受理结果、审批结果等信息,该厅都及时通过互联网和报刊等媒体向社会进行公开。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权力公开运行长效机制,用制度管人管事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体现了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意识,既是对现行行政管理模式一种全新的改革,也是对传统权力观的一种挑战。为避免流于形式,确保这项工作取得实效并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河北厅从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入手,精心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权力运行过程的公开制度。河北厅专门制定了《行政权力公开运行暂行办法》,对行政权力公开的内容、形式等进行规范,还特别明确了纪检监察部门对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实施组织调度、协调指导、监督检查、考核评议的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建立规范权力运行制度。河北厅先后制定完善了36项权力运行制度,特别是对一些没有法律法规约束的权力进行了制度规范,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12项新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强化监督制约机制。河北厅规定,在权力运行过程中,所有与审批相关的信息,一律向纪检监察室和政策法规处公开,纪检监察室和政策法规处依据各自职责,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监督检查。该厅同时把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列为效能监察的重要内容,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范围,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开通公开查询和投诉电话,设立信箱和电子邮箱,聘请政风行风监督员,主动接受公众的查询、投诉、意见和建议,动员群众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完善评议考核体系。通过制定《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工作考核办法》,河北厅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纳入年终考核奖惩的范围,定期对工作机制是否健全,公开内容是否真实,公开形式是否标准规范,是否方便群众、促进了“提质、提速”等项内容进行检查考核,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纳入政风行风建设范围,组织群众进行评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作为一种制度创新,与电子政务紧密结合,目前正在由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向各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延伸。河北厅已着手与各市、县国土资源局联网,实现远程审批,以打造全系统的“通透式”办公。行政权力的运行,将会更加公开透明。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内蒙古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出让总价8.81亿
    ·南京推出7幅地块出让 太平南路出让地下土地
    ·广东省国土资源监督检查条例元旦正式实施
    ·大规模调查表明:多数安徽农民不赞成土地私
    ·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
    ·深圳市出台了八大政策严管土地
    ·贵阳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会议召开
    ·广西国土资源厅实行新闻发布制 及时通报工
    ·江苏明年实现国土资源政务电子化
    ·厦门市土地管理出台新举措 保护失地的农民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