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撤掉工业园大力招商 闲置土地令人忧 |
2009-05-25 |
|
日前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已被有关部门撤掉的绵竹市新市工业园区仍在大力招商,闲置的土地令人忧虑……
记者通过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等渠道证实,总规划面积达17平方公里的新市工业园区,确属被撤销范围,已不在全省核减后保留的47个开发区之列。
8月23日,记者来到绵竹市新市镇石亭江边的新市工业园区。“海纳百川,筑巢引凤”,“走工业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笔直、宽阔的工业大道两旁,两幅标语扑面而来。
工业园正在大力招商
记者来到红瓦紫墙的工业园区管理处时,已是中午时分,所有工作人员都不在。透过硕大的玻璃大门,只见墙上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写着“8·19查看排污沟”等内容。
经多方打听,记者找到家住附近、负责园区保卫的廖大爷。据廖大爷介绍,园区管理处共有8人上班,“因有车很方便,中午回家吃饭去了。下午3点才会来上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园区现在还招商吗?”记者问。“当然!”廖大爷十分肯定地回答。
热情的廖大爷把我们领进园区办公室。墙上贴着该园区企业的联系电话,记者由此了解到,目前进入园区的有17家企业,其中1家饲料企业,其余大都是化工企业。一本该园区招商引资宣传册上写着:“自1992年以来,园区利用石亭江畔的万亩河滩地规划建设,现已逐步形成厂区、办公研发区、居民小区生产生活一条龙”,“按照规划,绵竹市将征地万亩(包括河滩地)用于打造17平方公里的新市工业园区。”
24日,记者拨通新市工业园区办公室电话。
“如果我们想在你们那儿建个100亩的厂,能征到地吗?”记者问。
“能,完全能!”接电话者自称姓任(后来知道叫任玉松),言语中透着热情。
“征一亩地大概多少钱?”记者又问。
“农民那儿1万8,再加上政府的,也就5万到6万吧!”任先生显得热情而急迫,“税收等优惠政策都可以谈……”
工厂内闲置土地太多
站在工业大道与什绵公路的交叉口望去,一旁是田野,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一旁是烟囱林立的一家家化工厂。
“厂房占了不到一半的地,空地有一半多!”东林村村民周道发指着工业大道旁的几家工厂很有些不解。 tujian.org
四川省顺风橡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大门紧闭。偌大的厂区内,左边红顶蓝墙的厂房内发出机器运转的轰鸣声,右边则是一大片杂草已过人头的空地,两个亭台孤零零地“点缀”在荒草间。
一旁的长丰公司闲置的土地更令人吃惊。公司四周都用水泥墩围住,厂区面向工业大道的一侧长满高矮不一的杂草,闲置的土地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还有一小片地里长着玉米。透过栏杆,记者依稀看见远处几根柱子支撑着红色顶棚的厂房,高高的反应塔如鹤立鸡群,右边还有一溜低矮的楼房。粗略估计,足有一半以上的地荒着。
“这么多土地闲置在那里真可惜,我们却没有地可种!”家住附近已“农转非”的村民洪传秀颇多无奈。
当地群众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村里的地本来就少,人均不到1亩(公田除外)。两年前,一公司在东林村二社征地近100亩。全社近200村民,征地之后,政府规定必须“农转非”70人。
“很多人不愿转,上头就规定家中8口人转3个,5口人转2个,3口人转1个。每转1个人征地补偿1.3万元。”洪传秀一家5口,按规定她和老伴都“农转非”了。
链接
遍地开花的各种开发区(工业园区)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所占用的土地中近一半不符合土地利用总规划,有的甚至圈地闲置。去年,全省对161个开发区(工业园区)进行清理整顿,最终核减了114个。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防死灰复燃,省政府严令各地不得擅自设立开发区与城市新区,从严从紧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总量和速度。省政府要求,新设立各类开发区(园区)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并须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