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之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年轻的高原”。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有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保护好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不仅是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我国和全球生态安全的需要。
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地质勘查成果和基础地质资料,提供了大量的可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为西藏矿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完成了全区1牶100万区域地质调查,1牶20万区域地质调查19.2万平方公里,1牶5万区域地质调查0.45万平方公里;完成1牶20万和1牶50万区域化探75万平方公里,1牶100万航空磁测约110万平方公里;完成1牶10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1牶20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已开始进行,主要农区和重要城镇的地下水资源调查、重点城镇的地质环境监测、重要交通干线灾害地质调查等工作相继开展。地质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国土资源大调查部署的1牶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基本覆盖全区。
已发现矿产101种,矿产地2000余处,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1种、矿产地107处。其中,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17种。在不能保证国内供应的矿产中,我区铬铁矿产量已占全国的80%左右,富硼矿的生产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铜矿、硼矿已具备建设大、中型矿山的资源基础;铁矿、铅锌矿、菱镁矿等已展现出可大规模开发的资源前景。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床(含共伴生矿产)131个已查明矿床规模达到大型30个、中型33个、小型和矿点68个。
截止到2004年,全区共有矿山企业205家,从业人员5700余人,开采矿种有煤、铬、铁、铜、锌、铅、锑、金、硼、锂盐、水泥灰岩、石膏、饰面大理岩、高岭土、火山灰、建筑花岗岩、自然硫、水晶、玉石、地热、矿泉水等21种矿产,其中主要为金、铬、硼、地热、建材等。实现矿业产值2.7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8%。目前,矿业已成为西藏社会经济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成为西藏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矿业的发展,还带动了我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我区国土资源部门在积极推进西藏矿业市场建设的同时,始终把治理整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作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采取了依法规范探矿权采矿权授予,推行会审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严把两权发证审批关等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全面加强黄金生产秩序治理整顿工作,依法关闭取缔29家矿山、限期开采19家矿山、继续停业整顿11家矿山。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一系列大政方针,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加大耕地保护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力度,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地籍、规划管理,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正在逐步建立,土地市场进一步规范,有效推动我区改革发展。截至2004年10月31日,全区土地总面积1803348280.5亩,农用地1164291303.5亩,其中耕地5415410.6亩,建设用地919715.0亩,未利用地638137262.0亩。加快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调整划定,及时开展了全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的检查验收工作,坚决制止和及时处理了个别地方出现的占用基本农田植树、进行非农建设的违法行为,全区基本农田总面积为313354.26公顷,保护率达86.45%,达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
城镇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正在逐步形成,土地市场日渐规范。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土地的市场配置程度明显提高。仅2004年,全区共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171宗,面积1005亩,总成交价1.91亿元。通过国有土地的有偿使用,为当地政府筹集了资金,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发展。
充分发挥了地籍管理的基础依据和跟踪监测作用。近年来,全区共发放土地证书11900余本。部分地(市)已基本完成了国有土地初始登记发证工作。积极支持了企业改制,稳定了土地抵押金融秩序,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调查统计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编制和修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编制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工作中。以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为重点,推进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已完成了拉萨市城关区、堆龙德庆县、日喀则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建设和那曲地区城镇地籍调查信息系统建设。拉孜、乃东、贡嘎和林芝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基本建成。
近年来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在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及地质公园建设、地热(矿泉水)资源管理、矿山地质环境管理与保护、地质环境监测及地质环境保护法规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效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
我区测绘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完成了西藏勘界、地形图、行政区划图等大量基础测绘工作,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2002年至2003年,承担了《中国西部地区县(市)挂图工程》西藏分项目工程。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按期完成了西藏自治区74个县(市、含双湖办事处),74幅行政区划挂图和74幅卫星影像挂图的制造任务,填补了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来县没有挂图的空白历史。同时,标志着自治区测绘局的地图编制工作,从此跨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水平。 tujian.org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