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河南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获悉:农业大省河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工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该省已连续六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面积持续稳定在689.47万公顷以上。
挖掘城市存量建设用地潜力,是河南省推行集约用地的主要措施之一。2003年以来,河南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各类开发区进行认真清理,清查出72个开发区,撤销整合了45个,撤销和核减规划面积2.6万公顷,占开发区总规划面积的55%。此外,他们还通过对城市建成区改造挖潜,节约了大量土地。今年上半年,全省加大城区改造力度,完成城区改造面积近30平方公里,节约土地800多公顷。
制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过去,不少项目用地布局分散、宽打窄用、效益低下等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制定印发了《河南省部分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明确规定了不同行业用地投资强度、容积率和建筑系数等指标。该文下发实施后,各地国土资源部门严格按指标要求核算把关,仅今年上半年全省就核减用地面积约3400亩。沁阳市将停产倒闭企业的闲置土地作为新增工业项目用地,使1500余亩存量土地得到了盘活,解决了一大批项目建设用地。
大力推进“三项整治”和集约挖潜,保障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用地。2004年,河南省通过开展“空心村”、砖瓦窑场和工矿废弃地等三项整治活动,共整治出土地约30万亩,其中已有5万多亩得到了利用。“三项整治”不仅改变了镇容村貌,而且使闲置、低效利用的集体建设用地重新得到利用。从整体地起到节约用地的效果。
一系列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措施的实施,有效缓解了河南省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林景顺介绍,仅今年上半年以来,全省已盘活存量土地近1000公顷,占上半年供地总量的四分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