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天津市从城市长远发展出发,根据自身资源、环境条件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加强节约和集约用地,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落实了国家关于加快滨海新区发展重大战略部署对天津城市定位提出的新要求。
第一,科学预测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在对城市的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长远发展要求出发,对城市人口发展和用地规模进行控制,中心城市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国家标准规定的较低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加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选择城市发展用地上,确定了充分利用不适宜耕种的盐碱地、科学推进围海造陆工程以扩大土地资源的原则;在土地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滨海新区以及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实现集中紧凑开发,推进集约、合理的用地模式;积极推动存量建设用地的再开发,充分重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同时在不影响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提高城市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将土地的农业生产利用与生态建设相结合,遏制土壤退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明确将“节流、开源、保护水源并重”方针放在首位,强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充分考虑污水处理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直接利用,将外调水放在最后考虑;确定要按照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限制发展用水效益低、耗水多的工业项目,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采用先进高效灌溉技术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确定要加快再生水回用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和海水综合利用水平,满足城市和乡村生活、生产用水及河湖生态用水的需求。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规划中合理安排和建设社会服务设施,切实解决就业、交通、医疗等关系群众利益的问题,注重了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的要求,加强了对综合防灾体系建设的安排,强调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发展适合天津市传统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规划布局中划定了北部山地、中部湿地、南部湿地三片生态环境建设区,并以此为主体,确定了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明确了建立区域生态保护网络、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充分利用盐碱地作为发展用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目标,以保证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优化市域空间布局,控制和改善区域环境,规划将市域划为控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协调建设区等三类管治分区,并制定了相应的管治规则。 tujian.or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