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有1500多个县(市、区)位于山区、丘陵区,经常发生地质灾害。为了摸清全国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状况,为主动实施地质灾害防治、区域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农业开发等提供依据,国土资源部计划在3到5年内完成全国山区、丘陵区的县级地质灾害普查工作。
记者从19日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管理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国地处印度、欧亚和太平洋三大板块结合部,地质构造复杂,地质作用强烈,全国平均每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数万起,死亡人数近900人。
为了摸清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开展调查工作的县(市、区)超过700个,累计完成调查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位于山区、丘陵区经常发生地质灾害的县(市、区)642个;登记各类地质灾害点66982处,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78944处。
在大调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全国地质灾害应急体系。2003年到2004年,有关部门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09起,成功转移人员7.6万多人,避免经济损失数亿元。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