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中华民国最高宪政机关
1912年3月9日,法国l’illustration关于中华民国的报道,标题为“中华民国”。图片共三张,从上至下分别为中华民国第一次国会在这里举行;国会内景;孙中山和第一届内阁成员合影。这是中华民国最高宪政机关及内阁人员最早的历史图片,非常珍贵。
日暮西山的清室 外国人对中国持续的兴趣点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即清朝的皇室。从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的道光皇帝到慈禧太后,每一任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和宫廷里的实权人物,都以某种形象在西方画刊上出现过。到辛亥革命时,皇室的保留与否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话题,因为不但革命党人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很多长期坚持君主立宪的立宪派人士,也积极地加入到要求建立共和国体的队伍中来了。此时命悬一线的清皇室,以五岁的幼帝、弱势的太后和几位不足以应付局面的少年亲王的组合,于内于外都难以赚得足够的支持。1911年11月18日的英国《星球报》,通过满人统治中国的历史简介,道出清末满汉矛盾的本质。其他画刊上关于皇室成员及其活动的报道,尤其在1900年以后,总是与各种危机相关联,似乎一有大事发生,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今的清皇室是否有能力处理危机,并且让自己生存下去。这或许可以看作是外界对皇室的信心日渐减少的一种证明。 专业的新闻编采工作
西方画刊对革命中的中国社会的观察,当然不限于战争、政局以及政治人物的各种亮相。几乎所有介绍辛亥革命的书籍,都会论及一个话题,即这场为中国历史翻开了新一页的共和革命,在文化和地域上广义的中国,到底进行到何种程度。在偏远的农村,革命多半并未波及,而且一场突发的革命,远不能给传统的中国社会带来即刻的转变。而在上海这样开埠已久的大城市,区别于传统社会的标志物已经是随处可见,这些变化并非由革命带来,而是外部世界长期的影响所致。因此在从帝制到共和的巨变之外,古老的中国显然还需要经历一个起点不同、步伐不一的社会变革的过程,众画刊对当时中国整体形势的解析,也涵盖了社会生活中未受革命直接影响的一些方面。 总览1911年到1912年的各种西方画刊,在所有有关中国的报道里,每一幅照片、插图都重现了辛亥前后某一段显著或是被人忘却的史事。其中的观点与角度,除去少数必然存在的偏颇与误导,多数时候都体现了专业的新闻编采者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把握和判断。在革命过去一百周年之际,重遇这些画刊的报道,一方面希望为有关辛亥历史的研究增补一些图像化的数据;一方面也抱有与前人共同的心愿,纪念那场许多仁人志士为之辛苦奋斗的革命,不至于让“热心诸志士耗费若干心血牺牲,若干头颅举没而不彰”;以对过去的回顾,来审视这一百年中对昔日理想的超越、达成以及部分的遗失。 (秦风老照片馆提供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