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1911年8月2日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他是整个家族后继的唯一男孩,6岁时就离开父母,投奔济南的叔父求学。1930年高中毕业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西洋文学系。在清华,他结识了陈寅恪、朱光潜、吴宓等名师,还旁听了很多外系的课程。在清华大学的工字厅,季羡林和吴组缃、林庚、李长之四个文学青年,出于对国事与文学的关注,聚集到了一起。工字厅是他们放言国事、指点文坛、臧否人物的地方。他们也被同学们戏称作清华“四剑客”。名师的言传身教、众多志同道合年轻人的交往、清华“清新、活泼、民主、向上”的风气,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35年,季羡林得母校清华的栽培,赴德留学。1946年回国,又承清华教授陈寅恪的引荐,进了北大。此后,季羡林执教北大六十余年。 copyright dedecms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季羡林先生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研究领域涉及印度古代语言、佛教史、吐火罗语、中外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东方文化等诸多学术领域,并在每一领域都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重大成就。季羡林先生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同时,也参与了其它许多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文化活动。他在文革受迫害期间,凭着顽强的毅力将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全部译成中文,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段佳话。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的研究和保存工作,如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他也极力倡导中国古代典籍的抢救和保存工作,如积极推动两部巨型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传世藏书》的编纂与出版。这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 dedecms.com copyright dedecms 季先生在繁忙的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之余,仍能几十年笔耕不辍,从事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钟敬文先生认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季先生的散文风格可以说是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他的回忆录《留德十年》,邓广铭先生认为应该列为中国大学生的必读书;而他的《牛棚杂忆》,则可以作为我们民族反思历史的镜鉴,两部作品都具有重大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记者 钟卉) 内容来自dede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