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关于“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黄艺博的图片近日在网上突然走红,照片上的他戴着“五道杠”队牌,神情泰然。据《武汉晚报》报道,12岁少年黄艺博2岁起就开始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7岁每天读《人民日报[RenMinRiBao]》、《参考消息》,现已发表100多篇文章,并将其近3000元稿费和变卖废品赚来的零花钱都用于资助与看望孤寡老人。其父母黄宏章夫妇称:这些习惯和兴趣是天性[TianXing],是顺其自然,并非有意培养[PeiYang]。 黄艺博当选中国少先队武汉市副总队长后,在总队部阅读文件。黄艺博与爸妈春游的合影。 相比于“五杠少年”黄艺博的“好人好事”,网友们更有兴趣批评和质疑他的特殊天性[TianXing]。但也有网友认为:粗鲁地嘲笑乃至指责一个孩子[HaiZi]的兴趣,其实与剥夺孩子[HaiZi]的天性[TianXing]无异。对于黄艺博,可以好奇,不应刻薄。 反对
不是天性[TianXing]是扭曲
尽管我并不怀疑这个男孩小小年纪能聪明过人,也不怀疑他能通过博闻强记,也未怀疑他所发表100多篇文章所获取的3000元稿费全部捐给敬老院的出发点是否受人引导,但看罢诸如2岁开始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和7岁起开始天天读《人民日报[RenMinRiBao]》,我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虽然俗话说,老爹看儿子,咋看咋顺眼,但硬要说孩子[HaiZi]2岁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等非常举动是顺乎自然,并无大人培养[PeiYang],那就太矫揉造作了。 因为两岁娃毕竟尚处于懵懂时代,有他们的童话世界,即便父母对《新闻联播[XinWenLianBo]》痴迷有加,怎么合理影响与引导,孩子[HaiZi]终究还在学语时期。穿衣吃饭,还需父母帮助。新闻联播[XinWenLianBo]再贴近民生,再有可看性,恐也难以挤走孩子[HaiZi]心中的游玩天性[TianXing]。所以,黄宏章夫妇这样“包装”自己的神童,完全是极端个体,对更多孩子[HaiZi]家长来看,这种教育理念与教育策略不可复制,充其量算是一种哗众取宠行为。不仅让孩子[HaiZi]丢掉了本该有的成长快乐,反使孩子[HaiZi]心中过早地注入一种功利意识。 此非笔者臆断。当前,只要我们打开电视机,类似的“功利教育”可谓比比皆是。“什么正面侧面背面,追求完美弧线,如果腰围再小一点,我的缺点变成优点……”,在一家电视台正播的娱乐节目中,5岁小女孩扭腰摆臀为观众表演舞蹈《看我七十二变》。这种“小大人”的表演似乎是众多成人所乐见。成人娱乐元素没节制地渗透至少儿节目中,挤占着他们的童趣空间。而两岁娃与父母在一个沙发上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与小孩子[HaiZi]展示性感姿态如出一辙,都是大人的功利意识过度膨胀,以牺牲孩子[HaiZi]的生长快乐去换回自己脸上的一片“虚光”。 支持
于社会无害
这则新闻引起广泛质疑甚至批评,认为“抹杀孩子[HaiZi]天性[TianXing]”云云。而我以为,这则新闻其实非常平常,不知何以触动大家的哪根神经? 首先,人与人是有区别的,有人发蒙较早,有人开悟较晚。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便能做诗;孔融五岁,能让梨。方仲永后来成了“伤仲永”;而众所周知的新中国第一神童宁铂,最后是看破红尘出家——发蒙的早晚,并不代表今后一定会有“世人认可的成就”。然而,和同龄的儿童相比,这些“神童”在一定时期确实有不同寻常之处,这种区别不该单纯看作是:人为的“渗透和培养[PeiYang]”。 其次,“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黄艺博2岁起就开始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7岁每天读《人民日报[RenMinRiBao]》、《参考消息》,现已发表100多篇文章,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按常理也许“不应该发生”,但如果父母、家人有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和《人民日报[RenMinRiBao]》或者写文章的习惯,孩子[HaiZi]耳濡目染,于是喜欢看《新闻联播[XinWenLianBo]》、《人民日报[RenMinRiBao]》、写文章,这种未必是“渗透和培养[PeiYang]”的“不扶而直”应该可以发生。 而且,“人之初,性本善”。孩子[HaiZi]的理想是“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这错了吗?这就一定是在“说假话”?! 家长称黄艺博的这些习惯和兴趣是“天性[TianXing]”,并非有意培养[PeiYang]——这样的表述可能并不准确,因为,这种“天性[TianXing]”毕竟是“后天养成”的,但表述的内容应该是可能发生的事实。 如果非要抹杀人与人先天的区别,而断言这孩子[HaiZi]现状的“优秀”一定是“灌输”而成,那么,不妨请你也来“灌输”“灌输”自家的孩子[HaiZi],这毕竟于社会无害啊!请实事求是看问题,别“愤青”,也别嫉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