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求熄灯的学校[XueXiao] 每年都有学生[XueSheng]主动要求留级 多根细细的藏式编辫披在脑后、身着暗紫色花纹藏裙的次珍老师在给学生[XueSheng]们讲弟子规,如果闭上眼睛,老师标准的普通话、学生[XueSheng]们朗朗的背诵声,让人想不到这是在偏远的高海拔藏族地区。 次珍老师曾在青海民委工作,儿子上了大学以后,她觉得自己应该做点真正喜欢的事情。在拉萨学习[XueXi]了一段时间的藏语教学后,她来到了拉加学校[XueXiao],教授汉语和藏语。 “礼仪、社会规范,传统文化中的精品藏汉都是一致的。”次珍老师这样解释。这种藏汉结合的传统教育已经在学生[XueSheng]们身上扎根开花。 “我想成为像我老师一样的人!”这句话常能听学生[XueSheng]说起,也最让穆静老师感动,“现在大城市的学校[XueXiao]条件那么好,孩子[HaiZi]们学习[XueXi]条件优越,可是在哪所学校[XueXiao]经常能听到这句话?” 穆静说,在这里不管是哪里来的老师都会感受到尊重,在校园里,有老师走过来,10米以外的学生[XueSheng]就会行躬身礼,等老师先过去。 26岁的才让三知老师是青海民院美术专业的毕业生,他曾在西宁一家公司搞美术设计,知道这所学校[XueXiao]后,就到这里教书,教孩子[HaiZi]们素描、素写等美术课程。 在这所学校[XueXiao]有许多“怪现象”:晚上不熄灯,甚至晚上12点钟还有学生[XueSheng]在教室里读书上自习,第二天一早五点钟,天还没有亮,已经有学生[XueSheng]起来读书或者跑步、踢球。 去年,经过严格面试,西南民族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李毛措如愿到拉加学校[XueXiao]当了一名教师。这个被学生[XueSheng]形容“眼睛想(像)珍珠一样漂亮”的女教师教基础班汉语和初级班的英语。基础班有92个学生[XueSheng],年纪最大的34岁;初级班是全校最大的班,共有143人。班上许多学生[XueSheng]没有上过学,得从bpmf和abc学起。为了能使程度差的孩子[HaiZi]跟得上,她让学生[XueSheng]们随时来她的宿舍背书、问问题。于是从早上七点半下早自习到夜里十一点,总有学生[XueSheng]拿着英语或汉语课本来找她,或在她门前读书。 “主动要求留级”是拉加学校[XueXiao]另一大怪现象。 16岁的泽让扎西来自四川阿坝。因为以前没有上过学,进校后藏文跟不上,泽让扎西就主动要求留了一年。如今,泽让扎西在职业高中二年级,专业是计算机。 像泽让扎西这样主动要求留级的学生[XueSheng],在这所学校[XueXiao]每年都有。“每年都有要求留级的学生[XueSheng],他们认为自己学得不够好。”吉美坚赞校长说,到这里读书的孩子[HaiZi]是真想学到知识,绝不是要拿文凭。 开放、自由、启发式的学习[XueXi]环境也产生了“坏结果”:曾经有学生[XueSheng]考上了大学,但是到了大学,发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同学之间也不能相互讨论,觉得这样的大学学习[XueXi]不是自己所想的,就退学了。 “这样的学生[XueSheng]挺多的。”吉美坚赞认为自己培养的学生[XueSheng]自主学习[XueXi]能力强,不能适应封闭的教学。 女校全州考第一 五年级直接升初一
戴眼镜的嘉雍卓玛在一群女孩子[HaiZi]中有些突出,因为她的同学中近视眼很少。嘉雍卓玛的家在近400公里之外的西宁市,她从虎台小学六年级毕业后就来这里读书。 “这所学校[XueXiao]非常热门,教学质量很高,我这些同学英语都讲得非常棒。”嘉雍卓玛与大多数城里孩子[HaiZi]一样,很大方,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自己的父亲是一名曾在日本留过学的学者,目前经商,母亲是青海民族学院的教师。一次,父亲为一群日本朋友做翻译,到藏药厂参观,但是日语熟练的他,因为不懂自己本民族的藏医知识,翻译总是不到位。于是他想到让女儿到藏区这所知名的学校[XueXiao]来读书。 “这里的老师水平很高,藏语、英语最好。”已经来了几个月的嘉雍卓玛已经在班里交上了好朋友,课余时间她们的生活非常丰富:编织藏式手工艺品,去大约一公里远的河边取水,帮筑路工搬石头。 脸黑了、手脏了、指甲长了,嘉雍卓玛却非常快乐:“这种生活很充实。”不到14岁的女孩子[HaiZi]非常独立,放假时,她会一个人坐班车到果洛州所在地大武镇,住上一晚,然后做七八个小时的汽车回到西宁。 当然,嘉雍卓玛只是特殊的孩子[HaiZi]。女校绝大部分还是牧民的女儿。 由于地理条件特殊,藏区牧民居住分散,经常是两三家或者一家住在一个山沟里,许多牧区的孩子[HaiZi]得不到教育机会,尤其是女孩子[HaiZi]。 “女童的教育是母亲的教育,母亲的教育是人类的根本教育。”吉美坚赞一直认为要想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就要首先对女童进行教育。 当初开始办学时,吉美坚赞尊重信教群众和拉加寺教规,学校[XueXiao]不收女生,但是经常有牧民要求把自己的女儿送来读书。从1997年开始,吉美坚赞多次找到州县政府,希望批准自己再建一所女子小学。2001年4月,玛沁县人民政府和县文教局联合下发文件,同意创办女子小学。 得到政府的批文后,吉美坚赞四处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在拉加镇阿弥改托神山脚下为那些整日被家务劳动所牵累的牧区女孩们创建一所学校[XueXiao]。2005年拉军草原女子学校[XueXiao]正式对外招生。 果洛州教育部门与吉美坚赞当时有一个约定,每年收40名女生,6年达到240人时,政府就给予教育投入,结果学校[XueXiao]第二年招生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如今,女子学校[XueXiao]已经成为民办公助的学校[XueXiao],按寄宿制学校[XueXiao]标准,政府每年给每个学生[XueSheng]1650元的生均经费,还解决了14个公办教师编制。女子学校[XueXiao]的一位副校长和教导处主任都是原来男校的毕业生。 在教学方式上,女校与男校基本相同,包括从寺院吸收的辩论方式。也许是因为没有男生的干扰,这些女孩们非常大胆。一次学校[XueXiao]运动会上,女孩们还和教师队踢起了足球,劲头不输男生。 2010年,第一届女生班已经上到五年级,夏天参加了果洛全州小学毕业测试,结果五年级的拉加女子学校[XueXiao]的孩子[HaiZi]们总成绩第一。州教育局经过研究决定让这些女孩子[HaiZi]直接升入初一。 教育部门支持教学推广
在吉美坚赞的办公室里,教育部门授予的各类优秀学校[XueXiao]的奖状、奖杯有许多,吉美坚赞本人也有许多荣誉。但他的理想不在于此,目标也不是把学生[XueSheng]培养到大学,而是让藏族孩子[HaiZi]学到有用的知识。 于是,2006年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XueXiao]成立。目前335名学生[XueSheng]在基础部(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班)就读,428名学生[XueSheng]在读职业学校[XueXiao],共有5个专业,分别为藏语高级班、藏医、工程(藏式)建筑、唐卡绘画、计算机。 从拉加学校[XueXiao]成立之初,果洛州政府及教育部门就给予了支持和肯定,职业学校[XueXiao]建立之后也是如此。目前,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XueXiao]的学生[XueSheng]开始享受生均每年1500元的中职教育补贴。 洛吉来自西藏林芝地区,小学毕业后放了几年牛,去年来到拉加学校[XueXiao]读书,如今他是基础部中级班的学生[XueSheng],对于今后想学哪个专业还没有想好,无论是绘画、藏医、还是计算机,他都感兴趣。 目前,120名毕业班学生[XueSheng]即将面临毕业,大部分已经有了去向,或者工作,或者继续读书。学生[XueSheng]抢手,也让吉美坚赞为难。玉树的一所学校[XueXiao]去年就提出要几名老师,不知有没有学生[XueSheng]愿意去。虽然没有师范专业,但是因为拉加学校[XueXiao]的学生[XueSheng]水平高,青海、甘肃藏区的好多学校[XueXiao]都有拉加学校[XueXiao]的毕业生当教师。甚至甘德县有一所学校[XueXiao]的教师全部是拉加学校[XueXiao]毕业生。 “现在全州已经有几所寄宿制学校[XueXiao],教学方式与效果还不能让人满意,所以拉加学校[XueXiao]受到欢迎。”果洛玛沁县教育局副局长周志介绍说,目前已经有三所学校[XueXiao]在用拉加学校[XueXiao]的自编教材。还有几所学校[XueXiao]正在推广辩论式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