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一座座崭新的“新市[XinShi]镇”即将在合肥诞生。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农村[NongCun]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合肥将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JianShe],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水湖、下塘、三河、长临河四个新市[XinShi]镇试点建设[JianShe]工作。 为了大力推进新市[XinShi]镇建设[JianShe]发展,合肥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市[XinShi]镇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这也是今年全市农村[NongCun]工作会议的亮点之一。会议明确表示,要加快推进重点镇建设[JianShe],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水湖、下塘、三河、长临河四个新市[XinShi]镇试点建设[JianShe]工作,努力把重点镇规划建设[JianShe]成为功能定位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市[XinShi]镇。 据了解,新市[XinShi]镇建设[JianShe]是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JianShe]的内容之一。按照去年下半年出台的《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JianShe]总体方案》规划,合肥将要建设[JianShe]19个新市[XinShi]镇,即:水湖镇、下塘镇、吴山镇、井岗镇、八斗镇、梁园镇、石塘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高刘镇、三河镇、山南镇、紫蓬镇、小庙镇、大兴镇、淝河镇、大圩镇、岗集镇、大杨镇。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合肥市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JianShe]的“整体推进年”。为此,本次会议提出了2011年的目标任务:农业总产值增长4%,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今年合肥市将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力争2011年,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新增1个百分点;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肥东县和经济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NongCun]发展基础,改善农村[NongCun]民生,是合肥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按照计划,今年合肥将加强农村[NongCun]基础设施建设[JianShe],实施农村[NongCun]公路提级联网延伸工程,改造县乡公路120公里,提级联网延伸工程160公里。今年力争完成8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JianShe]任务,新型农民培训3万人次,还要解决18.37万农村[NongCun]人口安全饮水问题,重点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NongCun]饮水安全、河湖综合治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以及面上农田水利“五大工程”,完成42座国家、省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开工建设[JianShe]南淝河下游段、派河下游段和丰乐河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柳书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