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成保障[BaoZhang]房主体 2011年,全国将建设保障[BaoZhang]性住房[ZhuFang]和各类棚户区改造性住房[ZhuFang]1000万套,这几乎相当于2010年全国商品住宅的销售总套数。庞大的保障[BaoZhang]房计划传递着一个强烈的信号:“商品房+保障[BaoZhang]房”的双轨制时代即将到来! “今年与去年相比有一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公租房’这一新生事物在去年还是一个崭新的提法,而今年已经唱上了‘主角’。 ”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主任凌斌说。 与全国一样,公租房也成为安徽省今年保障[BaoZhang]性住房[ZhuFang]建设的重点。 3月2日,安徽省保障[BaoZhang]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上宣布安徽省今年将实物建房44.07万套,同比增长25.7%,而公租房由去年的0.36万套增加到了10.29万套,同比增长28倍。 “这种悄悄的变化,表明了我国在保障[BaoZhang]性住房[ZhuFang]建设的探路过程中,摆脱了‘住房[ZhuFang]’就是商品这一传统思想,并对‘售’‘租’比例进行了调整,鼓励群众通过租赁形式解决住房[ZhuFang]问题。 ”凌斌说。 去年以前,廉租房和经适房一直占据着保障[BaoZhang]性住房[ZhuFang]建设的重要位置,相当数量的低收入群体因此获得实惠。但是,在一些地方也不约而同出现保障[BaoZhang]房遭遇“幸福的烦恼”,一些符合条件的市民对经适房的申购热情不高,而个别地方廉租房供大于求。 究其原因,一位房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认为,“除了保障[BaoZhang]性住房[ZhuFang]的地段和位置较偏这一因素以外,很大程度还是因为经过层层的严格审核后,真正符合申购条件的人员收入确实很低,并且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按揭贷款,只能‘望房兴叹’。 ”据悉,一度合肥市也遭遇了经适房供大于求的尴尬,与此同时,2010年以来,合肥市三次放宽廉租住房[ZhuFang]保障[BaoZhang]准入条件,将申请家庭年人均收入线由6485元提高到8840元。目前,合肥市廉租房保障[BaoZhang]对象收入条件已达到全市低保收入的2.3倍,低保家庭从2003年实施廉租住房[ZhuFang]保障[BaoZhang]之际即已做到了应保尽保。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