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效果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棚户区现状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日报讯(记者 闫雪静)住在棚户区的退休矿工李宗义来到刚刚动工的安置小区,“这是我未来的新家,”看着眼前的一片工地,他幸福地憧憬着,“盼了一辈子,明年终于能住上大楼房了。”门头沟区启动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三年内,7万名最后的棚户区居民将彻底告别低矮破旧的小平房。
一块不足7平方公里的山脚地,密密匝匝地挤着数万间低矮破旧的小平房,聚居着2.5万户、7万口人。历史上,这一地区是北京的主要煤炭产地。自清末即有煤矿开采,陆续聚居起大批矿工,逐渐成为本市最大的采空棚户区。据调查,这一地区的居民多数处于低收入水平,其中,76%的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2.7%的人口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口占2.3%,老年人口占18.4%。
昨天,记者来到这一片棚户区,虽然地处新城中心区,却与周边的城市环境很不协调。胡同路宽处三四米,窄处开不进一辆小轿车。路两侧不规律地分布着排排房屋,电线零乱地在屋顶穿插,加盖的小棚子使本来就不宽的马路更加曲曲折折。有的房子显然已经年久失修,墙体红砖斑驳,屋顶盖满了苫布和石棉瓦。这些房屋多数建于上世纪70年代,没有污水管线,供电、供水等市政管线老化陈旧,部分房屋出现了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的情况。
今年初,门头沟启动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将利用3年时间使这一地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彻底改善。计划总投资92.6亿元,新建安置房160万平方米、收购保障性住房40万平方米。目前,位于该区石门营的安置房已动工,明年可建成10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1.8万户居民即可搬迁上楼。2010年,还将再新建60万平方米安置房,到2011年,所有棚户区居民都将迁入新居。
明年就能住进楼房是棚户区居民最近热议的事。62岁的李宗义听说安置房动工后,已经去看过好几回了,他充满期待地告诉记者:“新楼就在门头沟新城,坐车到北京西站用不了半小时,周边环境也好,就盼着搬进大三居了!”
记者在安置房规划图上看到,石门营地处莲石西路与108国道交界处,规划中的S1轻轨线也在此通过。新建小区背靠青山,100多幢楼房林立在绿地中。小高层与多层楼房的建设比例为6:4,容积率仅1.7,一二三居户型比为2:7:1。小区同时建设商业、学校、卫生等配套设施。棚户区居民目前人均居住面积仅10平方米左右,迁入新居后,人均居住面积将达到23.5平方米。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