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黑龙江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我省与铁道部加强合作为经济腾飞提供运输支撑
2009-08-31

  26日上午,省长栗战书在哈尔滨与国家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率领的调研组进行会谈。双方就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全面推进省部铁路项目建设交换了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tujian.org

  在认真听取了省部铁路建设项目推进情况后,栗战书代表省委省政府感谢国家铁道部长期以来对我省铁路事业的关心和支持,特别是去年10月省部合作加快黑龙江铁路建设协议的签署,使我省铁路建设事业进入到了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他指出,黑龙江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商品粮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基地、边疆大省,其产业结构、区位特点、气候特点都决定了对铁路运输具有很强的依赖关系,铁路运输对黑龙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迫切需要改变长期以来黑龙江铁路技术等级低、单线非电气化铁路比例高、路网布局不合理的落后局面。他表示,黑龙江省将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加快铁路建设的难得机遇,全面落实省部合作协议,下大气力把各项工作做好,推动我省铁路建设实现大发展、快发展,为全省经济腾飞提供强力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栗战书强调,全面落实省部合作协议,加快我省铁路建设,需要省部双方并肩携手、攻坚克难。他希望国家铁道部加强对黑龙江省铁路建设工作的指导,完善路网格局,加快项目审批,给予资金倾斜,推动项目尽早开工、早日投入运营。黑龙江省将把省部合作项目列为重大投资建设内容,加快建设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前进-抚远铁路、古莲-洛古河铁路等已开工项目,全面推进哈齐客运专线、哈西客站、牡绥铁路扩能改造、哈尔滨集装箱中心站、大庆西站、哈尔滨站改造、同江铁路大桥、哈铁大功率内燃机车检修基地等年内可开工项目,积极做好哈佳客运专线、哈牡客运专线、宝清-迎春、七台河-密山、饶河-创业、东宁-老黑山、北安-五大连池、汤旺河-嘉荫、鹤北-名山等铁路项目的前期工作,积极争取韩家园子-黑河、逊克-乌伊岭、黑宝山-黑河、大庆-绥化等铁路项目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落实工作目标和责任,及时向铁道部沟通和汇报省部合作进展情况,协商解决建设中出现环境评价、土地拆迁、资本金筹措等问题,确保铁路建设项目如期推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加快项目报批进程,缩短审核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建设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tujian.org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陆东福表示,加强黑龙江铁路建设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不仅是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需要,也是巩固国防建设,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推进黑龙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铁道部将与黑龙江共同强力推进省部合作项目,把黑龙江铁路建设得更快更好,为黑龙江经济新腾飞提供强力支撑。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副省长王玉普,副省级领导、省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张秋阳,国家铁道部有关司局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谈。(黑龙江省政府网站 编辑:吴海杰)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我省与铁道部加强合作为经济腾飞提供运输支
    ·全省消费品市场保持上扬势头零售额同比增18
    ·孙永波与公安部走访慰问组同我省公安英烈及
    ·黑龙江规定医院感染事件要在规定时间上报
    ·1-7月份我省垦区工业生产持续增长 工业经
    ·我省2010年度计划招录公务员3506人
    ·大庆市打出现代农业"组合拳"旱年种出吨产
    ·我省成全国最热门旅游地区
    ·哈尔滨规范办学:严禁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
    ·黑龙江严抓血液透析质量 透析病历至少保存5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