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严舒柠”?“慢严舒宁”?一个是药品,一个是冒充药品的非药品,你分辨得出谁是李逵谁是李鬼吗?昨天,郑州市药监局发布今年第四号药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认准“国药准字”,注意分辨部分冒充药品销售的非药品,谨防上当受骗。目前,郑州市药监局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全面查处各类“山寨药”,消费者一旦发现“山寨药”,可以拨打该局举报电话:67178110。 tujian.org
如何辨别“山寨药”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首先,看包装标志。标注“健”字号、“消”字号、“食”字号的产品都不属于药品,不具备药品的功能,基本上都是“山寨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二,看批准文号。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而“山寨药”的批准文号一般是“某省的简称+卫健(食、消)用字+数字”。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三,阅读说明书。药品说明书的格式通常由“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内容构成;而“山寨药”的说明书则不包括“功能主治”和“不良反应”。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最后,观察外包装。如遇与正规药品外观极为相似的保健类产品,可利用外包装上标示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市场冒出“山寨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正看“666”,倒看“999”,“慢严舒柠”变成“慢严舒宁”,“润洁”成了“洁润”……看上去像药品,实际并非药品,你分辨得出来吗?这不是为考验智力而杜撰出来的名称,而是近期出现在市场上的一些冒充药品的非药品,这些所谓的“药品”,被不少市民冠名“山寨药”。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前段时间,我们查获了一批标示由河南省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名为666的皮炎平软膏,与国药准字号的999皮炎平相似度极高,消费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骗。”昨天下午,郑州市药监局流通处处长裴广战告诉记者,999皮炎平中含有国家严格控制的激素醋酸地塞米松,这种激素如果不在专业指导下大剂量使用,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所以999皮炎平在说明书上列有13项注意、禁忌事项,“但‘666皮炎平’的说明书上,连一项注意事项都没有,患者万一过量使用,后果十分严重。”他告诉记者,类似“666皮炎平”的“山寨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并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了解,所谓“山寨药”,主要是指没有药品批号的仿药类边缘产品,部分“山寨药”甚至连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都没有,却冒用药品名义进行宣传,通过包装名称混淆视听,已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合法企业的权益,并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外包装上做手脚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据裴广战介绍,为了迷惑消费者购买,“山寨药”一般会在其产品外包装上做文章,主要手段有3种:一是主要以保健食品、消毒产品、化妆品等名目出现,批准文号里往往含有“消”、“健”、“食”、“妆”等字眼;二是外貌特征与药品相似,通过使用与药品通用名近音、谐音的名称,相似的外包装等,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三是用生产厂家混淆视听,在包装上标注某某制药、药业、生物制剂等带有“药”字样的企业名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国经过国家行政准入的保健食品,不可能有与药品包装相似、与药品同名或者名称相仿的产品。”裴广战说,像“健用字号”这样的批号属于地方产物,准入门槛较低,国家级药监部门从没批过此类批号,但部分不法商家往往给“山寨药”披上一层“药品”外衣,进行药品的疗效宣传,甚至直接标示所用药物成分、作用、适应证、用法用量等内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都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裴广战说,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药品必须经过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临床试验等环节,获得批准文号后方可生产,并且还必须执行极其严格的管理规范,而“非药品”却无需这些严格要求。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裴广战介绍,除了“666皮炎平”外,“妇科千金胶囊”、“慢严舒宁”、“洁润”、“念慈堂”、“斯大舒”等众多“山寨药”,都是通过在外包装上做文章,从而达到迷惑消费者购买的目的。 tujian.org
“保健品”里含“伟哥”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规定,除了国家已公布的允许“食药两用”的目录外,普通食品中绝不允许添加药品成分,“但相当一部分以保健品的名义进行销售的‘山寨药’,却添加有药品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郑州市药监局对市场上所谓的“保健品”抽查后发现,“治疗”糖尿病的各类所谓“保健品”中,均不同程度添加有降糖的西药成分(盐酸二甲双胍);“具有减肥功能”的所谓“保健品”中,不同程度地添加有西药盐酸西布曲明成分;“降压”的所谓“保健品”中,不同程度添加有西药硝苯吡啶成分;而在不少宣称可以“治疗”性功能障碍的“保健品”中,全都不同程度添加有“伟哥”成分(枸橼酸西地那非)。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企业在这些所谓的‘保健品’添加药品成分的行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裴广战告诉记者,除了添加药品本身的副作用,添加药品成分还存在原料来源是否正当、生产是否规范、剂量是否稳定、禁忌人群有哪些等,诸多关系到“保健品”质量的因素都无法确定,对消费者的健康都是极大的威胁。(大河报 记者黄普磊通讯员刘泽飞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