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河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亚洲第一编组站 市民推荐郑州北站作河南地标
2009-08-21

亚洲第一编组站 市民推荐郑州北站作河南地标[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亚洲第一编组站 市民推荐郑州北站作河南地标[1]
上世纪80年代的郑州北站(翻拍)。 tujian.org

在省会郑州西北一隅,有一座郑州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车站,它就是郑州北站。说它熟悉,是因为每当人们从北环立交桥上俯瞰编组场川流的车辆时,都会为这座亚洲最大的火车编组站而心生自豪和骄傲;说它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走进去,亲身感受过一列列货车是如何在这里编组作业,然后奔赴祖国四面八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过去的一周中,不断有读者致电本报记者,推荐郑州北站作为河南地标,当被问及对郑州北站有哪些了解时,多数人的印象仍停留在“亚洲最大的编组站”这个概念上。亚洲最大的编组站落户郑州,对河南意味着什么?列车解体、编组这种“体力活”有多少技术含量?一个小土坡为何被称作“亚洲第一峰”?种种悬念,让我们走进郑州北站,了解这颗中国铁路的“心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枢纽站”叫成了“水牛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13日,天气有些闷热。还没走进郑州北站编组场,远远就能听见机车的轰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指挥中心大楼里,调度指挥中心的几十台电脑监控着全站的各个岗位,工作人员正指挥一趟趟列车的解体和重新编组。南北长6.6公里、东西宽800米、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的北站,核心地区是编组场,由两组巨大的“梭子”形股道组成,每个“梭子”有三十六七条股道,所有经过北站的货车都在这里解体、编组。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站日办理货车2.4万辆,也就是说,全国路网每天十分之一的车辆都要在此解体和编组。“郑北一发烧、全路就感冒”更是一语道出了郑州北站的重要。

tujian.org

“现在可好了,都是电脑操作,点击鼠标就把活儿都干了,效率高,很安全,我们当时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啊!”75岁的原郑州北站站长柳国民看着这一切,感慨万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新中国成立之初,郑州总站(位置在今天的郑州车站)承担着全部客货运业务,由于郑州这个“火车拉来的城市”整体框架都是以郑州车站为核心辐射开来,地理位置的限制直接制约着货物列车编组效率的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上世纪50年代初,国家“一五计划”即将启动,国民经济百废待兴,能否将更多的货物通过铁路更快地运输出去,直接影响到新中国的经济发展。“1953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铁道部规划了新的编组站,就是现在的郑州北站。”柳国民说。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955年起,北站建设者来到这个被称之为“北大荒”的地方,开荒拓土,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大建设。“当时不叫编组站,而叫枢纽站,老百姓也不懂枢纽站啥意思,叫串了就叫成水牛站,工作条件很是艰苦。”谈起上世纪50年代的情况,原郑州北站党委书记张志国老人笑着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当时不少职工都住在西郊,自行车还是奢侈品,大家都是走路上班,午餐是自带的盒饭。”今年74岁的原北站副站长窦扬武回忆说,那些曾经的苦日子至今仍让他唏嘘不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站的建设历时30多年,到1985年3月,建成了目前“双向纵列式三级六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编组站的教科书”。自此,两个巨大的“梭子”撑起了中国铁路运输的“心脏”,在郑州北隅俯视亚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站里有座“亚洲第一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亚洲第一编组站,名头很响亮,这编组站到底是干啥的?编组站真的重要吗?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答案是肯定的。郑州是陇海和京广两大铁路线的交会点,比如从北京开过来一列50节车厢的货车,这50节货车中有的要发到南边的广州,有的要发到东边的连云港,有的要发到西边的兰州,在郑州北站把50节车解体后,把三个方向的车分别编到三条股道上,和后来的同方向的车集结在一起发出,这就是编组站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作为编组站,若15分钟编好一组车,那一个小时只能发出去4趟车,如果10分钟编好一组车,那一个小时就能发6趟车,效率就大大提高了。”柳国民说,从1963年郑州北站正式建站以来,站里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安全与效率做文章。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早年郑州车站时期的编组场还只是个“平面调车场”,机车把解体后的车辆运送到编组的股道上,再跑回来运另一节车辆,浪费资源又耗费时间。后来,郑州北站修建了驼峰,编组解体就通过驼峰作业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什么是“驼峰”,其实就是北站里一个高三四米、长20米的小土坡,位于梭子形股道的“梭子尖”的地方。编组前,机车把列车推到驼峰上,按计划解体后,利用下坡时的惯性,让车辆滑向它该去的股道。

tujian.org

驼峰作业比原先的平面调车效率提高了几十倍,但存在着不少危险。车辆是通过惯性滑下股道的,那它滑到什么位置难以控制。“滑得远了或者近了,都影响后面的车辆编组,所以当时制动装置是个大问题。”原北站总工程师李智严告诉记者。最早的制动是手闸制动,工人们用安全带把自己捆绑在车辆前方,到了地方就拧手闸,车速太快会把人挂在车上弄伤;后来改为铁鞋制动,在车辆快到地方时在车轮下填塞铁鞋,以阻止它滑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6年弹指一挥,当年的手工作业、机械作业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自动化、信息化作业。从1986年综合自动化改造以来,郑州北站一直是中国铁路大型编组站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作业方式改变了,效率提高了。“1963年郑州北站一年的办理量是5920辆,我们现在一天的办理量都有两万多。过去一年的工作量,现在四五个小时就完成了。”驼峰调车作业员王金旗告诉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下行驼峰作业楼宽敞的玻璃窗望出去,一辆辆货车顺着驼峰缓缓而下。“别小看这几米高的土坡,在这亚洲最大的编组站内,它是核心,铁路人都称它是亚洲第一峰。”王金旗笑着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一趟列车写就的传奇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郑州北站每天发出的诸多列车中,有一趟最为特殊,这就是82755次列车,这趟车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供港快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从1988年起,47岁的赵连鹏就承担起82755次列车物资的组织和列车运行协调工作,退休前任郑州北站副总工程师,说起供港快车,赵连鹏有着很深的感情:“当时还叫755次列车,主要物资分为四种:山东的海鲜、北京的填鸭、东北的活牛和河南的生猪,有时候还会装面粉、鲜蛋啥的。”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这些供港物资并不都在郑州装运,但都在郑州北站集结、编组,然后发往深圳。为了保证这些物资能“活蹦乱跳”地到达香港,一个“快”字让职工们想足了法子。“活牲畜运到车站后,立即集中到牲畜栏里,洗澡消毒,吃饱喝足,然后顺着专用通道被赶进车厢,随后列车启程。车厢都是改造过的,配备了饲料和水,不够的话沿途站点还可以补充。”赵连鹏说,供港快车实行定点、定线、定编组的通行原则,沿途过站一路畅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为了保证供港快车安全畅通,北站职工甚至动员家属做起后勤保障工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车上的活牛急需提供草料,以方便中途喂养。我们就动员家属院的男女老少去割草,每天专人收集起来,堆到站里,车上一说草料缺乏,这边立刻就能补充上去。”柳国民老人说。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按照北站职工的说法,82755次列车是“天字第一号列车”,从1962年12月11日第一趟82755次列车开通后,多年来风雨兼程,直到今天仍未停止。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47年来,从郑州北站开出的供港快车已达16840列,计476188车;运输活牛22894车,活猪23920车,还有难以计数的新鲜蔬菜、水果、鸡蛋、大蒜等;47年来,供港列车开行率100%,正点率达到99.3%。 tujian.org

百姓生活被她深深影响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也许有人会说:郑州北站确实很牛,但跟咱老百姓生活无关吧?我既不是港澳同胞,也不是做生意的,就一普通郑州市民,跟北站扯不上关系吧?不过,在郑州陈寨蔬菜市场做生意的商贩老马却不这么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陈寨、刘庄的蔬菜市场供应,不少都是走北站,尤其是逢年过节,南方的瓜果蔬菜都是经北站转过来的。我们商户有句话,北站的列车敢积压俩小时,陈寨的土豆就能涨3分。”老马拍打着桌上的计算器说,那年南方雪灾,陈寨的商户都担心瓜果蔬菜过不来,很多人都跑到车站货运科打听,直到“双节物资肯定优先到达”的消息传来,心里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说起北站对郑州市民生活的影响,在郑州北站货运科干了10多年的孙保军很是骄傲:“北站下属的南阳寨、海棠寺等6个车站,主要负责对郑州北市场的物资运送工作,陈寨市场的芹菜、刘庄市场的辣椒,二环道市场的荔枝,都是在这些站卸的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在孙保军的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郑州北站和郑州北市场一样并不起眼。“那时一天也就几个车皮的量,主要是南方的瓜果,供应二环道市场。”孙保军说,随着郑州市民对蔬菜品种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北站的吞吐量“胃口”越来越大,每个月到达量有四五百个车皮。这些南方的瓜果蔬菜,大多是由北站发往陈寨、刘庄、二环道,再从那里走上郑州百姓的餐桌。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河南的“思念”、“三全”等知名品牌,占据了全国速冻食品的半壁江山,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为让这些河南“土特产”走得快、走得好,郑州北站格外“照顾”,对其实行运力倾斜,快装快运。春节期间,速冻食品每天能有10余车400多吨的运输量。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尤其是一些季节性速冻食品,比如粽子,更得保证速度,现在我们基本能保证这些速冻食品今天起运,第三天就能摆上深圳的超市。”孙保军如是说。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不仅仅是食品,作为农业大省和工业大省,河南的诸多物资都是通过郑州北站发往全国各地,全国各地的物资也是由此发到河南各地。化肥、钢铁、棉花、水泥等等,都在北站集结,发往祖国各地。在北站一列列货车轰鸣声中,人们看到的是河南经济的腾飞,也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快步向前。T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推选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老郑州》作者赵福海:我和北站有着很深的渊源,一谈起北站就激动不已。郑州北站对河南的发展、影响不言而喻。郑州北站就是河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学者朱学勤(对北站的回忆):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那是全国铁路系统最大的出发场,有几十股道岔,几十辆火车头升火待发,全停向一个方向,场面很壮观,也很迷人,谁知道它们是奔南,还是向北呢?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郑州北站退休职工窦扬武: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站是几代铁路人的骄傲。

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我们继续邀请您讲述“我的心地标”故事,请发至men-gran@vip.sohu.com 或拨打0371-65766666。(记者朱金中文李康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亚洲第一编组站 市民推荐郑州北站作河南地
    ·河南俩影片入选祖国60周年庆重点国产影片推
    ·市民买到假保健品遭遇维权难 仨部门都管不
    ·河南通报3起重大刑事案 正告潜逃嫌疑犯早日
    ·建筑工人24楼坠落奇迹生还 身受重伤索赔无
    ·需求膨胀供需不平衡 下半年郑州楼市走向扑
    ·年底前河南省三成社区医院卖药“不加价”
    ·水泥罐车又惹祸一天伤了两个人 一女子被斩
    ·郑东新区龙湖地区详细规划通过评审 未来型
    ·20城管近仨小时请不走一辆占道车(图)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