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河南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2009-08-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8月7日下午,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九鼎厅隆重召开。本报记者 陈 伟 摄 tujian.org

8月7日下午,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九鼎厅隆重召开,主题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规划建设郑州新区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真抓实干,迅速掀起郑州新区建设热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徐光春在讲话中强调,要编制一流的发展规划、构建一流的体制机制、打造一流的产业体系、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实施一流的组织管理,把郑州新区打造成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副省长张大卫等出席大会。 tujian.org

徐光春在讲话中指出,规划建设郑汴新区,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培育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加快中原崛起的重要战略举措。郑州新区是郑汴新区的主要区域,是郑州改革发展的龙头,是全省改革发展的重要窗口,郑州市特别是郑州新区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全省工作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郑州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真正做到高起点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发展,以一流的境界形成一流的思路、以一流的定位带动一流的建设、以一流的业绩做出一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一,要编制一流的发展规划。首先是理念要新,牢固确立复合城市、共生城市、生态城市、新陈代谢城市等先进理念,全面体现统筹协调发展、产业协同发展、节约集约发展等思想观念,真正编制出契合新区特点、体现时代特色、引领发展潮流的科学规划。其次是起点要高,坚持胜人一筹、高人一招,诚聘高水平的专家制定高水平的规划,追求高质量、体现高水平。其三是气魄要大,把郑州新区开发建设放在全省全国发展的大局中去谋划,用好中部崛起之政策,聚集全国各地之资本,吸引世界各地之目光,使规划充分展示中原人民的大视野、大手笔、大境界。其四是眼光要远,既立足当前更着眼长远,既注重局部更考虑全局,以发展的眼光、全球的视野、战略的思维统筹考虑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各个专项规划,为长远发展留足空间,使规划更具前瞻性、预见性、规律性。郑州新区开发建设规划编制要与区内原有各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开封新区规划相对接,使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规划相互配套、互为补充。

tujian.org

第二,要构建一流的体制机制。坚持“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的定位,着力构建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优化、更趋合理的体制机制。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保障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要创新流动机制、建立畅通机制,最大程度地消除人才、资本、资源在区域内流动的各种限制,切实破解开发建设中的土地、资金等瓶颈制约。二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发展更加协调。要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形成共同规划、共同筹资、共同建设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各项工作有机联动。要创新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区、县沟通联系和利益协调,进一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坚决性、运转的协调性。

tujian.org

第三,要打造一流的产业体系。坚持项目推动,特别是要加快推进一批对全省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现实生产能力和新的增长点。坚持创新驱动,让郑州新区成为全省技术创新的核心平台,让技术创新带动郑州新区发展实现突破提升。坚持集聚拉动,搞好新区内产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把郑州新区建设成为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型城区。坚持开放带动,积极整合区域内的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项目,瞄准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型企业,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确保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使郑州新区真正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主平台和承接高水平产业转移的主导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四,要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坚持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为新区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一方面,要广揽人才,特别是要积极引进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配好配强干部,真正把最具开放精神、最有创新动力、最能打硬仗的优秀干部选派到新区开发建设的第一线,使他们在改革创新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五,要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坚持一手抓硬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郑州新区打造成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一手抓软环境建设,积极打造政策优势,不断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使新区成为全省办事效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妥善处理房屋拆迁、人员安置、社会治安等问题,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新区开发建设的良好局面,使郑州新区成为全省发展环境最优、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的地方。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第六,要实施一流的组织管理。省市党委、政府要加强领导,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郑州新区要全力以赴。郑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心,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主动谋发展,尽职尽责抓落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强力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以新成就展示新形象,努力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郭庚茂在讲话中强调了以下三个方面。

tujian.org

一是深刻认识建设郑州新区的重大深远意义。开发建设郑州新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所做出的战略部署,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重要标志,是河南改革发展历程中的全新事物,建设郑州新区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创新实践,是加快中原崛起的龙头工程,是应对危机、促进增长的重要举措,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二是抓好关键环节,努力实现郑州新区突破性发展。郑州新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增长极的建设。要把郑州新区作为全省产业集聚区的龙头和核心,作为构建全省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突破口,抓住关键环节,加快推进,确保取得实效。首先要科学编制规划,处理好新区与老城区的功能衔接关系、处理好具体实施区与空间预留区的关系、处理好新型市区与农业示范区的关系、处理好创新规划与法定规划的关系。其次要加快产业集聚,做好产业定位、培育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区的承载能力等工作,将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确定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造食品加工、汽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金融、创意文化等八大产业集群。其三要突出交通优势,围绕全国的交通网络,打造集铁路、航空、公路于一体的立体、高效、安全的大交通体系,以交通建设为先导,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其四要建好发展平台,重点是搭建好土地、投融资和人才三大平台,推动城市之间交通一体、产业链接、资源共享、环境共建和生态同构,解决好项目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三是完善推进机制,确保郑州新区建设扎实展开。6月初,省政府正式出台了《郑汴新区建设总体方案》,各级各部门要根据文件精神,细化工作方案,完善推进机制,要加强协调联动,形成整体合力;不断改革创新,优化机制体制;积极招商引资,借力加快发展;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发展环境,确保郑州新区建设扎实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王文超在讲话中说,要充分认识郑州新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坚定不移地推进郑州新区建设;要坚持一流标准,努力把郑州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新城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民建设郑州新区的强大合力,共同把郑州新区建设好、发展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省郑汴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郑州市委各部委,省、市金融单位的负责同志等近千人参加了大会。 (记者万川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郑州新区开发建设动员大会在国际会展中心召
    ·河南省开封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引领跨越发
    ·粗心失主车上落下2万元 的哥分文未动归还
    ·名家汤沐海倾情指挥 河南交响乐团奏响华彩
    ·两少年一起盗窃百余起 家长溺爱缺爱让他们
    ·名品折扣外贸尾单 服装库存变成行业“最后
    ·“大学生创业调查”摸底 半数认为创业10万
    ·“楼顶使用权归属河南第一案”追踪 业主一
    ·20岁的妹妹患恶疾 北大研究生打工筹钱为妹
    ·早搬家早受益 建设东路许多居民目前已积极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