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七旬教授与植物学博士成果一致 引发剽窃争议 |
2009-07-16 |
|
--楚天都市报记者舒均 实习生黄星 丁思戴教授夫妇在试验田
两科研成果惊人一致? 今年71岁的长江大学教授戴绍钧、马来运夫妇,因在水稻育种领域的特殊贡献,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7月3日,夫妇俩人找到本报反映,去年年底,他们在海南试验基地科研时,了解到原在长江大学工作、现已调至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张再君博士,成功选育出一种水稻不育系新品种15S,且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已对该项成果审定通过。 “昔日同事取得好的成果,我们暗暗为他高兴。”戴绍钧说,可让他与老伴没有想到的是,张再君选育的“15S”,与他们花费心血选育的水稻不育系“3S”惊人一致。 戴绍钧还称,起初,他还不愿相信。可去年年底至今年初,他与老伴把“15S”和“3S”在海南进行了田间对比种植,发现两者确实惊人一致:不仅生育期、株叶型、穗粒性状、难脱粒性、光敏感性一样,连种植期内“15S”与“3S”的紫色性状部分表现也一样。 博士科研成果遭质疑 张再君1986年进入长江大学(原称为湖北农学院)工作。2001年起,张再君作为主持人,承担了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高产、多抗杂交稻新组合选育”课题。 戴绍钧介绍,该项目实行滚动制,若在3年时间内,科研没有成果,则被淘汰出局;反之,则持续到2005年。戴绍钧说,张再君主持的项目进行3年后,即在2003年,因科研进展不明显,被滚动淘汰出局。 让人生疑的是,张再君在新品种审定报告中称:2002年春“形成不育系15S”。戴绍钧说,既然已经有了在业界应是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15S”,为何张再君主持的项目却在2003年因没有成果而出局,这令人费解。惟一能说出让人信服的理由就是,在当时,他根本没有选育形成不育系“15S”。 张再君的“15S”科研成果来源于哪?戴绍钧夫妇认为,张再君剽窃了俩人的科研成果。 博士称自主选育“15S” 今年45岁的张再君博士,现为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与种质创新研究室主任,湖北省遗传学会理事、湖北省细胞生物学会会员。 7月5日上午,张再君告诉记者,他是今年三四月份了解到戴教授夫妇认为他的“15S”剽窃了两人的“3S”的。不过,他可以负责任的讲,“15S”系他自主选育。 对戴教授夫妇涉嫌对其权益的侵害,张再君博士表示,将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 张再君还解释,他自己主持选育的“15S”,2002年性状已基本稳定,因没有配出新的组合(生产上能推出的杂交稻),一直没能鉴定,官方没有对这项成果认定,所以“十五”期间,他课题项目主持人的身份在2004年中止。 争议引起省农业厅重视 “15S”与“3S”科研成果惊人一致?产权到底归属谁?记者了解到,在戴绍钧夫妇的反映下,该事情已引起省农业厅高度重视。 省种子管理站对此事认真调查后表示,现在仅依据品种审(认)定标准对该不育系进行审(认)定,不涉及该不育系的产权权属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