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捍卫属于我们的城市记忆 |
2009-07-16 |
|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付勤
很多作家或是普通人,都曾以“一座城市的记忆”为题,满怀深情地描绘曾经走过的街巷、抬头看见的天空,以及不知年轮的树木。 如果有一天,老房子全部被摩天大楼取代,树木剩下孤独的桩子,连天空都改变了颜色,这座“失忆”的城市,对生活在此间的人们而言,就彻底变成了冰冷的钢筋丛林。 江汉路修建地铁站将拆毁大批优秀历史建筑的消息,一直让众多武汉市民坐卧不安,反复呼吁,但至今没有任何让人们满意的回应或是新的设计方案出台。这些老建筑,生活过在历史风云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记录过老汉口人家充满生命力的日常生活,今天它们在岁月中逐渐残旧,那寸土寸金的地段,甚至不愿给它们再保留一席容身之处。 散落的瓦砾转眼就能被清理,失落的记忆又该到何处去寻觅?城市化浪潮高速推进,但盲目的拆毁与重建,必将粗暴割断这个城市的记忆与文脉。 多年前,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城市规划后说:“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太珍贵了,不能允许它们被那些虚假、肤浅的标准概念洪水淹没。我确信你们将会遭遇这种危险,你们要用全部智慧、决策和洞察力去抵抗。”这个警告早已不幸被言中,它在很多城市不断上演,春节期间我来到商代即成为都城的古城安阳,城市中央有大片老建筑被华丽的地产宣传画围了起来,上面赫然写着:“彰德府·威尼斯印象”。充满滑稽感的名称,在不伦不类不中不洋的同时,暴露出的是一种文化上的严重不自信,我们有优秀的遗产,但没有善加保护和利用,它们被拆得七零八落,贴上“印象”、“SOHO”、“维特鲁威”等让人一愣的标签,然后,天价贩卖。 向往一个朋友所描述的斯德哥尔摩,两百年间,它的老城里,房子、树木、街道……一切自由生长,长成如今最美的模样。人们在里面工作、生活,吃喝玩乐,从没想过要改变它一点一滴,大家甚至情愿不开车,因为老城当然没有停车场,人们把车停在城边,再步行或骑单车入城。 这些对我们的城市来说显然是奢望。很多美好的场景已经消失,或者面临消失,当记忆被一次次无情掐断,人们所付出的热情、挣扎、呼喊、无奈,给日益灯火辉煌的城市图景,镶上苍白灰暗的镜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