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下码头不再日晒雨淋,还可免受爬坡推车之苦
.union .union TD
(楚天都市报) (记者胡勇谋 通讯员王明贵 梁云 陆雪军 实习生甘毅)今天,总投资达3000多万元的新武汉关和中华路码头将全面启用,这是有着109年历史的武汉轮渡建设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这将最大程度解决乘客爬坡和风雨之苦,而骑车的乘客,也不用费力推车了。”家住武昌解放路74岁的蔡万武爹爹说,以前,总是走过颤悠悠的轮渡跳板,爬上73级台阶,如今,栈桥如平地,还有蓝色的雨棚,方便多了。 原有的“江踏子”码头使用了几十年,为什么要重修? 据了解,为满足市民过江需求,武汉市政府将武汉关、中华路轮渡码头栈桥建设工程,列入该市2008年10件实事之一。工程在2008年10月30日动工,本月28日竣工,30日正式启用。此前的5月1日,武汉关码头已试营运。 因武汉关码头岸坡平缓,码头采用了架空斜栈桥结构,由趸船、活动钢引桥、架空栈桥、桥台和升降楼组成,栈桥长100米、宽10米。趸船与斜栈桥之间,设置移动的滚动式钢引桥,一端设置滚轮可在斜栈桥钢轨上随水位涨落上下滚动,另一端与趸船连接。 而中华路码头,采用浮码头及部分架空斜栈桥码头相结合的结构型式,由趸船、活动钢引桥、承台、桥台、架空栈桥、和升降架组成,平面采用“之”字形布置以减小斜栈桥坡度,栈桥长150米、宽10米。 一名“老码头”眼里的轮渡 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独特的地理条件,使舟楫渡船很早就成为武汉的主要交通工具。 昨日,在汉口花桥一村的寓所里,忆起武汉轮渡,75岁的武汉市轮渡公司原经理张德正老人容光焕发。 张德正老先生17岁时就到了武汉轮渡,一直待了42年退休。他说,武汉轮渡的百年沧桑,可见江城的今昔巨变。 轮渡诞生前,汉口江面划渡频繁。清人叶调元曾在《汉口竹枝词》里描述:“五文便从大江过,两个青钱即渡河。去桨来帆纷似蚁,此间第一渡船多!” 1900年,清人冯启钧购置了“利江”、“来源”号蒸汽机木壳轮船,开辟了一条从汉口汉江口到武昌汉阳门的航线,揭开了武汉轮渡首页。 解放前的武汉轮渡,码头泥泞不堪,坡道狭窄,三艘主力船锈腐不堪,“随县”“蒲圻”号甚至一边航行,一边用竹筒抽排舱底的积水。 武汉一解放,轮渡工人就修复码头,迅速恢复武汉水上交通,支援解放大军南下。“解放初,轮渡船旧设施破。‘一五’期间,长江大桥未通,船小客多,经常出现几千人苦等轮渡的场景。”张德正说。“1957年长江大桥通车时,我们想着轮渡可能要‘卷板子’走人了,但实践证明,武昌市民经大桥从汉阳到汉口也不方便,轮渡依然火爆。” 只到长江二桥通车后,陆路交通方便,轮渡一时陷入低潮。 新世纪前后,一条“江汉路”,一片汉口江滩,又把轮渡带到观光休闲的“活路”上来了——在户部巷过个早,步行到汉阳门、中华路坐上轮渡到汉口江滩健健身,再去江汉路上逛一逛,成了不少武汉人的生活方式……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