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不再像沙丁鱼罐头了。”昨天,8号线二期迎来首个工作日,不少乘客都感觉车厢空了不少。据悉,8号线2期开通首日运行平稳,昨天迎来客流2.24万人次,占全线客流8%,运送客流最大的车站是杨思站:0.51万人次。
记者昨天早上8时10分左右来到8号线二期杨思路站,只见站台上每扇安全门前都排着7至8人。“原本公交换地铁,现在站头设到家门口,方便多了。”家住杨新路的孙小姐工作在曲阳路附近,原本每天乘坐公交车576到耀华路站,然后再换乘8号线。“我比平时晚出门将近半个小时。”孙小姐表示,比起公交车地面交通情况难预测,地铁的确方便许多。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杨思站、成山路站的早高峰客流,大多是以前在耀华路站上车的,二期开通后这一部分客流就被这两个站点所分流。
与此同时,首次运营的大小交路也使得全线客流松了一口气。“本站为终点站杨思站,要到航天博物馆的乘客,请等待下班列车进站。”在大小交路分隔点杨思站,听到语音广播提醒乘客下车。不一会儿反方向就有一辆空车出现,载着乘客驶向人民广场方向。记者发现,空车从杨思站发车,抵达耀华路站后,车厢客流明显有所减少。而不少市民掌握了此规律,挤不上第一部,都等着下一班。据了解,在工作日早高峰(7-9时)时段,采用两列小交路列车间隔一列大交路列车的方式运行。其中,小交路(市光路站至杨思站)早高峰行车间隔为4分53秒,大交路(市光路站至航天博物馆站)早高峰行车间隔为14分39秒。
据统计表明,二期开通拉动8号线整体客流,昨日8号线早高峰全线客流共为6.77万人次,与上周一同期相比增加了0.23万人次;同时,二期的开通还减缓了原一期终点站耀华路站客运压力———昨日耀华路站早高峰客流为0.93万人次,与上周一8号线二期未开通前相比,减少约0.51万人次。
记者走访
夜夜“连轴转”确保列车“好身体”
8号线殷行车辆厂员工细心做好列车维护工作
昨天,是8号线二期投入运营后的首个工作日。凌晨,记者特地来到8号线殷行车辆厂,亲眼目睹车辆“上战场”前的最后一夜。
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12天里八号线曾经出现过7次故障。所以面对即将到来的首个工作日,车厂所有的维修人员都绷紧了弦。车辆厂负责人杨迪说,一列八号线列车有九大系统,现在全线路有28列车,而车辆每天进厂维修保养只有短短6小时,所有的维修人员都在超负荷运作。
“就在前天,维修工突然发现所有列车的受电部件出现了故障,需要更换零件。”杨迪说,凌晨三点,上海地铁所有精通受电系统的电工紧急集合,两个小时内搞定了故障。“整个上海地铁系统,现在重中之重就是做好八号线二期的保障。”
眼下,八号线最容易坏的是车门。杨迪告诉记者,“目前八号线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塞拉门,只要感应到手臂宽的障碍物,门就会自动打开。”这种能够在欧洲运转自如的先进设备,只要遇到乘客吊车门,并且任何一扇门有七次关不上,整列车就会显示故障,这就是为什么常常有列车停在车站“动弹不得”的原因。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专门负责车门的维修人员正在一刻不停地做着检查。“前段时间因为信号故障,着急的乘客把车门上的玻璃砸坏或者把车门踢变形,那是常有的事,通常一节车厢上的车门每个月就要换一遍新的。”说话间,工作人员已经换下了昨天刚刚被乘客打碎的四块车门玻璃。
截至记者发稿时,首个工作日,一直困扰八号线二期的信号问题和车门问题没有发生,而细致入微的维护还将继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