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唯一综合性国家图鉴社)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地区消息 > 上海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当家长患上"溺爱综合症"
2009-08-24

  月月在家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但一走进幼儿园的大门,她就像变了个人,爱哭、孤独、沉默;婷婷,一直是家长和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优异的成绩是父母骄傲的最大资本,但被老师认为最有可能进重点高中的她,这次居然只能侥幸挤入区重点……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孩子,在父辈们的溺爱重压下,患上了心理疾病,轻者影响情绪,重者则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中国优生优育协会针对全国22个省市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儿童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有关专家更表示,存在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孩子,实际人数远远不止这个数字。“溺爱综合症”正成为影响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又一隐性诱因。种种现象为家长们敲响了警钟,提醒着他们,关注孩子的“心病”,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怀抱适合取暖,但不适合成长

  “溺爱综合征”在大多数父母眼里还是个新名词,它是指家长的过分溺爱,使孩子的性格表现出某些缺陷,导致心理健康缺失。

  月月今年已经5岁了,她一出生就成为全家人的中心。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对她宠爱有加,平常,只要小月月哼哼一声,一家人就非常紧张,求医问药,大动干戈。月月每次生病,即便是一场小感冒,都会让这个家变得愁云惨雾。自从月月出生后,妈妈就没有认真持续地上过班。月月几乎是在家人的怀抱和掌心里成长,而妈妈更是在月月周岁的时候辞去工作,全心照顾月月的生活。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月月快乐地成长了。月月长得漂亮可爱,模仿能力特别强,她那幼稚而灵活的表情和动作,常常逗得家人心情大悦,尤其是祖辈几个老人,整天把月月捧在手里。三岁以前,月月除了象征性地学学走步,几乎是脚不着地,在大人的臂弯里度过每一天。虽然开口比较晚,但爱笑的月月依然成为家人心中的宝贝。

  月月到了进托儿所的年龄,但为了怕孩子受欺负,几个大人商量后决定,延迟月月上托儿所的时间。月月在家里六个大人的溺爱下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在月月父母的坚持下,老人们终于松口同意让月月上学。但已经习惯了家里的环境和大人的宠爱,从没吃过一点苦,离开过大人一天的月月,面对突然的分离,却无法适应。从最初的哭闹到后来沉默,月月像换了一个人。即便回家也很少再笑,曾经最喜欢也最引人发笑的幼稚模仿,如今也看不到了。可爱的月月变得很安静,常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半夜都会哭醒,抱着妈妈边哭边说:不去不去……

  看着越来越孤僻安静的月月,大人们揪心地痛。妈妈托朋友找了个心理医生,在了解了月月的情况后,医生告诉妈妈,月月的症状是典型的因家人溺爱而导致的分离型焦虑症。曾经,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月月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求必应的心理优势,但是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里,老师和同学不可能再为她提供相同的宠爱保温箱,因此,月月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于是产生对抗及逃避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如不及早纠正,会对将来的入学和融入社会都产生影响。这个曾经给大家带来无尽快乐的小不点,如今却让六个大人感到忧心忡忡。

  过度期望,让孩子无法承受

  婷婷一直是父母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和好孩子。今年已经15岁的她,从小就品学兼优,读书从来就没让父母操心过,邻居常常拿她给自家的孩子树立榜样。家里一大摞的奖状,更是足够证明婷婷的优秀。

  从上幼儿园起,婷婷在父母的要求和安排下就开始学钢琴。尽管那时候,婷婷更喜欢听各种童话故事,看自己喜欢的漫画书;上小学后,婷婷妈妈又给她安排了英语兴趣班,既而是绘画、舞蹈等,而这样的兴趣班,几乎把婷婷的业余时间全部占用。尽管婷婷也渴望与小伙伴玩耍,或者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哪怕是有点时间发发呆,胡思乱想一番,也让他感到快乐和轻松。但在婷婷的漫长的童年记忆中,这样的时候很少。婷婷很乖,在父母眼里,她似乎很少会对他们的提议和要求产生微词,她的温顺和懂事,常让父母感到欣慰。久而久之,父母习惯了对她提要求,她似乎更习惯了为满足父母的要求而努力去做。

  从重点小学到重点初中,婷婷俨然是父母的骄傲。这种荣誉感不仅愉悦了父母,同时也影响着年幼的婷婷。今年她适逢中考,为了考进好高中,让父母一如既往地以她为荣,也让自己继续成为邻居孩子的榜样,婷婷下了狠心,放弃了许多业余爱好,一心钻到了学习上。在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的初三紧张的日子里,婷婷看重每一次的成绩,一旦成绩不甚理想,就会让她情绪低落。而来自父母的焦虑情绪和叹息,更加重她的心理负担。

  记得初三下半学期开学不久,在一次综合考试中,原本英语成绩名列前茅,往往可以高出其他同学20~30分的婷婷突然出现失误,不仅未领先反而跌出了年级前十名。这给婷婷一个重击。为此,她萎靡了好几天,当她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出内心的焦虑和恐惧时,妈妈却未能给予有效的安慰和劝解,一句“努力,别贪玩”让原本情绪不佳的婷婷更加重了心理负担。

  随着考期的临近,婷婷出现了一连串的反常行为。首先是婷婷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症状,人开始明显消瘦,食欲下降。婷婷妈妈为了让她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来应付考试,想尽了办法,做各种女儿喜欢吃的饭菜和营养补品。但婷婷的食欲始终未能提高,每天吃饭都很勉强。最奇怪的是,那段时间,婷婷上厕所的时间明显加长,有时候,在卫生间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婷婷的反常让父母非常担心,在咨询了相关医生后才知道,婷婷的表现,是典型的考前焦虑症。因为婷婷内心承担了过重的升学压力,又没有业余爱好调剂,她的焦虑无处排遣,洗手间成为她暂时卸下重压的唯一空间,所以婷婷上厕所的时间才会越来越长。

  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缺一不可

  针对“溺爱综合症”这一现象,许多家长体会深刻。岑女士告诉记者,平时她对儿子关心算得上无微不至,可儿子却习惯了对她冷淡。记得有次她过生日,亲朋好友往家里打电话来问候,碰巧岑女士不在家,儿子接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儿子冷冷地说:“我妈过生日,关我屁事!”岑女士知道这事后心都伤透了,想想自己每次为了儿子过生日,忙前忙后,每次给他买礼物都会买到手软。可如今,这一切换来的却是儿子的漠视。

  而梁女士说起自己的女儿,更是泪眼汪汪。梁女士自称是个下岗女工,平时省吃俭用,为的是保证正在长身体的女儿营养充足。知道女儿喜欢吃虾,有一次,她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上好的大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梁女士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谁知,13岁的女儿却让她别动,理由是,这是她的虾!

  家境富裕的王女士,说起女儿也是只有一声叹息。因为家境优越,养成了她女儿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为了让女儿有所收敛,王女士找机会和女儿谈心,并告诉她:“你不用着急花钱,爸爸和妈妈这些钱,以后还不都是你的?”谁知她女儿听了这话,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厉声对王女士说:“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要省着花钱,这些钱都是我的了!”听得王女士就差没昏过去。

  刘女士夫妇是外来打工者,夫妻俩辛苦工作,只为让学习成绩不错但没有户口的儿子能过上与同龄孩子一样的快乐生活。刘女士称,他们夫妻俩不分昼夜地拼命工作,对儿子的要求尽量满足。但是,即便这样,她还是没让儿子感到高兴。曾经儿子为了没拿到超支的零花钱而满怀愤怒地对父母说:“你们没钱,干吗要生我!”提起这事,刘女士伤心地频频摇头,完全无语了。

  其实,父母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人生下来就有两种需求:一是物质需求,二是精神需求。不少父母,对孩子的物质需求可以无限满足,但却忽略了孩子的精神需求,结果不仅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折磨与痛苦,还会造成孩子心灵世界的荒芜,甚至形成人格方面的缺失,走上社会后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有的甚至会走向歧路。

  不仅“要爱孩子”,更要“会爱孩子”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热水里,它会马上本能地跳出来逃跑。可是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杯里,在水杯下放上酒精炉,点燃后慢慢加热,青蛙在杯中呆得很舒服,慢慢习惯了这样的温度,最后被活活煮死,却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这正说明了,深度而没有原则的爱对个性造就的扭曲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很难被溺爱的对象反抗,而这恰恰是中国现代家庭的普遍特点。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过分的关心溺爱,不仅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同时,还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独立的机会。据有关专家介绍,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至少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其实,不少孩子在幼儿期或学龄前期就出现了心理异常,只是表现比较轻微,并未引起家长的足够注意。一旦当孩子上学读书后,这些心理疾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成绩,这时,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所以,专家提醒,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家长需细心观察,尽早干预,避免因为疏忽而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在具体做法上,家长要多了解儿童心理特点及有关心理疾病的知识,并对孩子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有更全面的了解,不能盲目攀比、模仿,还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及特长兴趣因材施教。最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期望应有适当的水平。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身教育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让孩子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均能健康成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相关链接
    ·爱孩子也是一门学问 当家长患上"溺爱综合
    ·"白银帝国"引网友热评:"杜筠清"给"豪
    ·处暑出伏高温难止 申城雨势减弱闷热将唱主
    ·浦东市郊线末班车"收工"太早 年底前延长
    ·中医专家建议: 处暑过后每天多睡1小时 贺天
    ·疏通"梗阻" 徐汇区五条道路改建
    ·四名游客"经典"号邮轮上遭窃
    ·沪杭动车疑遭雷击停驶2小时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催热"副科"学习 购买教
    ·中学生跳级选购教辅“有点急”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88202885-8028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甲38号西座10层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