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8月10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昨天下午4时20分,台风“莫拉克”终于登陆福建霞浦,并于晚上6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预计它将继续北上,并于今天夜间从申城西侧同纬度擦过。上海东部和南部有大暴雨。至于“莫拉克”的登陆时间为何一推再推,气象专家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它的体积大、速度慢,专家形容它是典型的“胖台风”。
登陆福建能量减弱
申城昨天天色较前天更加阴沉,全市劲刮偏东风,市区阵风普遍增至5-6级,其中以金山(15.5米/秒)和南汇(14.2米/秒)风力最大,达到阵风7级。午后受台风外围螺旋云带影响,申城由南向北先后飘起典型的“台风雨”,一阵雨一阵晴。徐家汇最高气温也明显回落至29℃。
来自上海中心气象台的消息称,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在放了华东沿海居民4次“鸽子”后,终于在昨天下午4时20分慢悠悠地登陆福建省霞浦县,登陆时为台风级别。据监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仍达12级(33米/秒),7级大风圈半径350公里,10级大风圈半径80公里,并正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昨晚6时,“莫拉克”减弱为强热带风暴,气象台预计其未来将逐渐转向偏北,今夜将经过太湖流域,并擦过申城西侧同纬度,之后将转向东北,明天后将进入黄海。
今天上午风雨最大
随着“莫拉克”步步逼近,昨天夜里到明天申城将出现明显且较长时间的风雨天气,主要风雨影响时间段将出现在昨天半夜到今天上午,过程雨量可达70-90毫米,局部地区100-150毫米。届时,市区风力也将增至6-8级,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可达7-9级,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洋山港区为9-11级。不过,当“莫拉克”今夜擦过申城西侧同纬度时,由于其经过“长途跋涉”,能量损耗太多,因此风雨影响反而会较今天上午减弱。气象台提醒,今晨上班上学的市民和学生还需带上雨具,做好防范风雨的措施,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还需注意交通安全。
由于“莫拉克”将正面经过太湖流域,为此昨天上半夜至明天太湖流域将出现较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雨量可达80-120毫米,并伴有7-9级大风,降水将造成太湖水位进一步上涨,极有可能超过4.2米(警戒水位3.5米),目前上海应急移动天气雷达已赶赴湖州,加强对该地区风雨情况监测。气象台也建议相关部门密切注意太湖水位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可能拉响暴雨预警
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韩昌表示,目前,上海市台风警报、台风黄色预警信号继续维持,预计今明两天台风黄色预警升级为橙色的可能性不大,但将视情况拉响暴雨橙色或红色预警。
气象台昨天还向市民发出提示与建议:请有关部门做好城市和农田的防涝排涝等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停止户外大型集会活动;各居民小区按照防台防汛预案做好防灾避险各项措施的落实;相关水域作业船舶及时进港避风;高空、水上、建筑工地等户外作业人员注意防范、及时规避风雨影响;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另外,浙江于9日上午11时,将防台应急响应升级到了最高级别的一级应急响应,1人因民房倒塌死亡。
释疑
1.为何登陆时间一推再推?
7日11时至14时,“莫拉克”台风中心突然放慢了“脚步”,从最初的30公里/小时减速到20公里/小时,再到10公里/小时,且踪迹飘忽不定,在台湾宜兰南东方海面上仅仅移动了10公里,7日23时45分登陆台湾花莲后,依然是走走停停。为此,上海中心气象台对其袭沪时间的预报也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迟,从最初的“7-9日”,到“8-10日”,到“8日夜里-11日”,再到“9-10日”,到昨天预计的“9日夜-11日”,算起来,“莫拉克”总共放了申城市民4次“鸽子”。为何“莫拉克”使出“迷踪步”?
对此,市气象局首席服务官韩昌解释称,“莫拉克”之所以慢腾腾是因为它本身云体范围广、大风圈半径大,是一个“胖台风”,挪动起来自然比较慢,因此走走停停。
其次,“莫拉克”登陆台湾花莲后,由于受到中央山脉的阻挡,不仅能量受到损耗,而且还造成了移动轨迹的变化,路线发生了偏折。
再次,“莫拉克”引导气流偏弱,台风路径和行进速度受到外围气流等牵引力的变化影响,气流强大时其速度变快,反之减慢,因此其前行步伐也是时慢时快,变得难以预测,如同使出“迷踪步”一般。
此外,“莫拉克”在海上时左、右两侧各受一个热带低压牵制,如同被挟持一般。而西侧的热带低压正是今年第7号热带气旋“天鹅”,东边的热带低压则是尚未编号的热带云团,三个云团差不多处于同一纬度带,相互发力,相互牵制。
为何“莫拉克”在登陆前在海上突然拐弯北上,韩昌解释说,这是因为副高在“莫拉克”西进过程中突然加强,将台风一下子“顶”到了北边,也可以说是引导气流将其拐离了预定路径。
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副省长茅临生宣布,“目前‘莫拉克’走势已经明朗,基本是正面袭击浙江,从南向北像‘切西瓜’一样切过,持续时间可能有24小时,带来的降雨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2.为何台风总与申城“擦肩而过”?
针对这一疑问,气象专家解释说,台风形成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比较高的海洋温度;二是充沛的水汽。台风常常产生在洋面温度超过26℃~27℃(60米深度)以上的地区。
据介绍,符合台风形成条件的,多在纬度高于5度的热带洋面或海面上。上海附近的海面温度有时也超过27℃,但只是表层海面温度超过27℃,所以很难提供台风形成足够的水汽,上海附近海面通常也就很少有台风在这里直接生成,也不足以吸引台风,但却是北上台风经常经过的地方。
3.“莫拉克”路径与前年“罗莎”相似?
韩昌说:“‘罗莎’是从杭州湾便出海了,应该说‘莫拉克’的路径与去年第7号台风‘海鸥’很相似,都是从上海西侧同纬度擦过并东移入海,而且都触发了上海台风预警。”
“海鸥”去年袭沪期间,给申城带来6-7级阵风和大到暴雨,但由于短时雨量不大,全市未出现道路积水、民居进水和潮水倒灌等灾情、险情。
4.台风“莫拉克”有何特征?
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主任钱传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莫拉克”具有强度强、范围广、移速变化大三大特征。
强度强:“莫拉克”过程极大强度为13级(40米/秒)。
范围大:“莫拉克”过程的最大7级风圈半径达500公里,南起巴士海峡,北到长江口区的广大海域和沿海,都已经出现8-12级阵风和12-14级大风,台湾和福建、浙江两省沿海出现暴雨到特大暴雨,其中台湾嘉义奋起湖过去三天累计降水达2570毫米,浙江泰顺九峰三天雨量也超过1000毫米。
移速变化大:“莫拉克”从生成到到达台湾近海移速15公里/小时左右,然后在台湾东部近海停留了12小时后登陆花莲,登陆台湾后9小时横穿台湾中部,又在台湾海峡滞留31小时后登陆福建。其在台湾东部近海和台湾海峡滞留时间之长为历史少有。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