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医药企业———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正朝着现代“医药航母”的目标迈出第一步。昨天,市科委与上药集团签订推动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协议,双方共同出资设立上药集团科研专项,用于集团的新药开发、现有产品的工艺改造和质量提升,以及老药新症的临床应用开发和学术推广。
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新一轮发展中,上药集团将担负起“领头羊”的重要角色。根据上周公布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到2012年,上药集团的销售收入将力争超过500亿元,占全市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的1/4。而去年,集团累计完成销售收入256亿元。也就是说,公司将用四年时间实现收入翻番。
然而,要成为“一呼百应”的行业龙头,上药集团迫切需要梳理、整合资源,提升其承接外部科研成果的动力,激发内部产品创新的活力。调研发现,公司在外环线内拥有50个大大小小的生产点,分布十分散乱;手中握有的3000多个生产批文,有相当部分处于休眠状态。此次科研专项的设立,将帮助上药“活血化瘀”,理顺从研发、生产到市场拓展的每一环。
经过公开或定向招标,本年度上药科研与临床应用专项已锁定10个重点产品的二次开发。作为产学研合作伙伴,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有机所、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及沪上多家医院纷纷加盟。
以集团旗下的信谊药厂为例,主治普通腹泻和消化不良的生物制剂“培菲康”,在去年创下2亿元销售额后,将再次回到医院开展临床研究。据介绍,公司将联合瑞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和第十人民医院,对200例处于缓解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开展对照试验。一旦疗效被确认,上市已17年的“培菲康”将在说明书上增加一种新的适应症。这意味着,每年将新增1000万元销售额。而防治青少年近视的滴眼液“信流丁”,也将在扩大临床研究样本的基础上,大举拓展全国市场,有望成为信谊旗下第5个销售额过亿的拳头产品。
上药集团总裁吴建文透露,未来3年,集团计划投入11.5亿元用于新药研发和相关技术平台的搭建。目前,集团已有10个项目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有6个一类新药正在进行临床或临床前研究,多个新剂型处于新品开发链上。同时,集团还确立了68个重点产品,预计未来几年将新增销售额30亿元,力争到2012年拥有35个销售额过亿的当家产品。
据悉,市科委将对上药科研专项拟立项项目进行初审,并对项目实施的总体情况进行后评估。
副市长沈晓明出席签约仪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copyrigh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