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清洁燃料汽车、二氧化碳减排……热得发烫的一个个新能源概念,被转换为一条条技术链,将一系列原本独立的学科串到一起。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进步趋势,上海多所重点高校正努力整合资源,推倒院系围墙,新能源研究呈现出一个个“黄金交叉点”。
跨学科研究激发创造力
上海交通大学能源研究院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高校中首个新能源研究的跨学科交叉平台。“跨学科激发创造力!”院长黄震教授告诉记者,上海交大在能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优势,在煤炭清洁利用、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研发上已取得一系列进展:“但如果各自为战,新能源研究很难取得突破;而学科交叉,能催生出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
黄震展示了一个有趣的“能源循环模型”———城市垃圾经生物、化学等方式处理后,木质素成分被用于生物质能发电,另一部分被分解为葡萄糖等,输入特种水藻的培养皿。白天,藻类吸收生物质电厂产生的二氧化碳废气,在阳光下生长;入夜,光合作用停止后,“垃圾葡萄糖”成了水藻的夜宵。这些藻类富含油脂,可制成汽车用生物柴油;而榨油剩下的水藻渣,可燃烧发电。整个循环没有化石能源参与,而二氧化碳等废弃物被有效控制。黄震解释,这个“能源循环模型”展示了“资源利用的接力”,也说明新能源研究要求生物、化工、机械、动力、环境等学科“研究接力”。
在复旦大学,去年10月成立的新能源研究院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听着研究院院长赵东元院士的介绍,记者同样感受到了“交叉”的魅力:在新能源汽车研制中,围绕必不可缺的高容量电极和储氢材料,材料和电化学的研究组合已开始运作;在太阳能电池领域,研究正从传统硅基材料朝新型有机物方向拓展。赵东元表示,复旦的新能源研究虽以新型能源材料为切入点,但通过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融合,延伸出了高效储能材料、太阳能材料、化石能源新型利用、生物质能、节能等五大领域。
对同济大学来说,新能源研究自然要依托该校在建筑领域的传统优势。同济建筑节能与新能源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同济大学改造中的科技楼,拥有600千瓦太阳能发电的能力,被列入我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首批示范资助项目;利用学校食堂建立的能源综合利用、有机营养循环技术展示体系正在建设中,可望对国内众多中小城镇的改造起示范作用。此外,发挥在汽车领域的综合优势,同济的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制已取得跨越性突破,将我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从10年缩短到了3年以内。
而以地理、环境、资源、经济等学科见长的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相关自然和人文科学领域的专家,成立了长江流域研究院和区域发展战略研究院,着力开展新能源政策等课题的研究。同时,华东师大整合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研究力量,开发了一系列高效催化剂,目前已实现产业化,正积极推向市场。
“黄金交叉”要向产业化延伸
对高校来说,要想实现有效的学科交叉,内部管理机制必须有所变化。黄震告诉记者,交大能源研究院是一个“虚实结合”的组织,既有专门协调机构,同时不要求教授们脱离原来的院系。研究院不仅负责学科顶层设计,而且直接承接重大课题、管理经费,并且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研究者参与。
为加强学科间互动,研究院每两周组织一次学术沙龙,参与的教授不仅来自技术领域,也有管理、金融等专业的。
事实上,上海高校新能源研究的“交叉性”不仅体现在研究层面,更注重与产业界的联动。各高校与上海电气、上汽集团、华谊集团、中海油等大型企业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合作机制,部分成果已经应用或处于中试阶段。
不过,黄震坦言,上海新能源研究的学术水平虽在国内具有优势,但成果转化率还比较低,以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典型:“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离不开系统集成的中间环节。发达国家的企业凭借自身技术实力就能补上这个缺口;但国内企业的能力还比较弱,机制也不够灵活,产学研对接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黄震透露,上海交大正在筹建一个新的机构,目标是为原创技术产业化搭建桥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