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图片说明:在简陋的房屋里,罗晓华和母亲笑对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昨天下午,何月琴与王家庆两人“批评”一番罗晓华,罗晓华报以惯常的温和一笑。就在这一刻,三个人突然变得沉默起来。这是她们之间心照不宣的沉默。
罗晓华的丈夫在身患绝症时,何月琴与王家庆联合其他朋友真情相助。“真是雪中送炭。”罗晓华说得字字有力。
罗晓华的丈夫最终没能战胜病魔,他临终时,只说了一句遗言,就是要还清朋友曾经的资助。一年来,罗晓华和儿子用自己的行动圆了丈夫最后的遗愿。
“大家都是无偿资助他们的,真没想到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母子俩还能把钱还清。”何月琴说,如今不少人都会有爱心之举,但受捐助过的许多人连一声谢谢也没有,更不要说报恩,这对母子俩太让人感动了。
回沪知青丈夫患病
这段故事要从插队时说起。
罗晓华与丈夫年轻时在贵州省南部一个县城插队,罗晓华是上海人,丈夫是贵州当地插队人员。一同劳动生活下,两人渐生情愫,最终成家并在当地落户,后又生下一子。
2000年左右,在贵州生活了三十年的罗晓华回到家乡上海,孩子与丈夫一同而来。此时,生活突然变得拮据起来,再加上罗晓华患有风湿病,家庭日渐困难。
一家三口与罗晓华母亲挤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老式民宅内,曾经有一段时间,儿子每天只能睡在床下。由于身患风湿性关节病多年,罗晓华双手手指变形,从贵州退休返沪后,除了几百元的退休金一直依靠丈夫微薄的工资生活,而只有中专学历的儿子开始时只能靠给人洗碗谋生,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为了生计,罗晓华丈夫在普陀区一小区当了电梯工,月薪仅千元,为了省钱,每天吃住在电梯房内,与家人过着分居的生活。不停歇地工作,罗晓华丈夫在巨大的压力下病倒了。2007年5月,罗晓华丈夫被医生诊断为肺癌。
插队朋友伸手援助
“口传口,我也是听说的。”何月琴与罗晓华一家算是老相识,她们曾在同一个地方插队,也在贵州生活30年。这段经历让她们有着深厚的感情。
闻听罗晓华丈夫的情况后,何月琴的心咯噔一下,她想到罗晓华一家的窘境,没有任何犹豫,决定帮上一把。
何月琴开始联络当年一同在贵州生活的朋友,甚至是曾在其他地方插队的朋友。大家闻讯而动。王家庆,曾在江西插队,在一起活动时曾认识了罗晓华一家。
100元、200元、300元……口传口,心连心。没有强力的呐喊,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尽一份力,帮助深处困境的罗晓华一家。
“总共有1万多元,但绝对是雪中送炭!”昨天,提起大家的援助,罗晓华说起这些,字字有力。
真情不断在传递,但病魔却很无情。从诊断出病症开始,8个月后,罗晓华丈夫离开人世。
“在最后的时候能感受到这份情,他也很欣慰。”提起这些,罗晓华有点哽咽地说,丈夫最后的遗言,就是要母子二人,无论如何还清朋友的捐款,每一人,每一家。
心怀感恩还清捐款
“无论钱多少,无论是谁,这钱我们一定得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罗晓华表情和语气都很温和,但言辞却十分斩钉截铁。
她这是在还情,她希望用还债来表达对朋友们的感恩之情。
尽管只有1万多元,但对贫困的罗晓华一家,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款额。
令人欣慰的是,罗晓华的儿子很争气,他不断自学电脑知识,先被一家大型电器商场看中,如今又被宝钢集团相中,做了一名网络管理员,月薪也从原来的几百元提高到现在的3000多元。
凭借儿子的薪水,慢慢地,罗晓华完成了丈夫的遗愿。
记者手记
昨天下午,在与记者分别时,罗晓华拉住记者:“要写她们帮助我家的事情。”声音很轻,但依然被何月琴王家庆二人听到,“不要写我们,写写她一家。我们真没想过让他们还这钱,他们很不容易的。”
记者笑了笑,看着三人,不知如何回答。记者感受到,这些话都是她们心中的话,其中不带丝毫的虚情假意。
有一种温情在流动,记者为她们感动。
何月琴与王家庆在罗晓华一家深处困境时,伸出援救之手,这是当年一起劳动时形成的感情,是手足情。
罗晓华与儿子为完成丈夫的遗嘱,当然更多的是内心的感谢,还完朋友们的援助,这是感恩情。
尽管其中的介质是钱,但这其中包含的情分并没有因为钱而低俗,相反,却是一种升华。
站在罗晓华一家局促的小房间内,看到她们在本报摄影记者镜头下绽放笑容的面庞,记者体悟到,其中的情意已超越文字的描述。
感情的相汇,聚成生活的力量。对罗晓华一家如此,对何、王等人亦然。 内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