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驻江苏记者陈思锋夏天潢)2007年,南京城市建设面广量大,在广大建设者的努力下,年初的各项建设任务都基本完成,这些建设项目优化了城市结构、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质,有效地缓解了老百姓交通难、住房难,提升了整个南京城市的人居环境。
十大工程按时完工
2007年南京市实施的经济适用房建设、污染企业搬迁、老城绿地、秦淮河整治、小区出新等十大工程已全部完成。另外,长江四桥、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地铁一号线南延、绿水湾、三桥滨江生态园等工程都在稳步的推进中。 明代城墙风光带建设是提升南京城市品质的重要标志。去年该市主要实施了中华门城堡——中山南路段城墙、东水关——武定门段城墙的维修工作。目前中华门城堡——中山南路段城墙维修工程已基本完成,共拆迁居民385户、工企单位8家。中华门城堡东、西侧门工程已经竣工。东水关——武定门段城墙的维修工程中,武定通道拱门及南侧连接段施工已完成;东水关至武定门段城墙修复剩余顶面城砖铺设和女儿墙砌筑正在建设当中。
35座垃圾中转站落户农村
2007年,南京市以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查为契机,努力抓好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深入基层实地调研,在基础设施普查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共完成新改建公厕20座、城区垃圾中转站6座、农村集镇垃圾中转站35座的目标任务。一区两县垃圾填埋场已基本完成前期工作,主体工程将陆续开工建设。
“三城九镇”稳步推进
2007年南京市郊县城镇化率提高到64%左右;“三城九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15.1亿元;完成了101个村庄建设规划和402个村庄平面布局规划;11个试点小区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完成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在推进省级10个建设整治示范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完成了178个村庄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六合区和竹镇镇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显著,各项帮促任务全面完成。在城乡公共事业方面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沟通主城与东山、仙西、浦口新市区、雄州新城的公交线网,大力发展江宁、浦口、六合、高淳、溧水地区“村村通”农村公交线路;加快实施区域供水,实现江宁区上峰地区与主城区自来水联网,实施高淳水厂二期、禄口长江引水工程,完成淳化小城镇土桥、湖熟镇周岗、江宁小城镇、横溪镇等区域供水工程建设,改善郊县村镇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研究实施江北供水特许经营制度,整合江北供水资源,通过市场带动江北供水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指导六合、浦口、溧水、江宁污水处理厂、高淳县桠溪镇污水管道铺设等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城乡一体稳步发展
自2006年正式启动南京市“城中村”改造建设工作以来,经过全市各部门和各区的共同努力,正处于稳步推进过程中。截至去年底,已启动实施的“城中村”项目涉及60个行政村、152个自然村、村民小组,改造总面积达到7.2万亩,其中2006年实施了36个项目,涉及31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约1.5万亩;2007年实施了56个项目,涉及32个行政村、75个自然村、村民小组,土地面积约5.7万亩。一是通过土地挂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带动等方式加快项目落地,筹措改造资金。去年计划实施的56个项目拆迁建筑面积约901.83万平方米,有10个地块已经成功出让,筹措的27亿元资金将用于“城中村”道路、绿地、安置房等改造项目建设,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二是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流程,保障“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建立起“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成本核算和审计工作制度,组织审核各项目的拆迁概决算、规划审计,落实好农用地转用和集体土地征收政策。三是妥善处置集体资产,强化社会保障。进一步理清思路、明晰任务,使村及集体资产得到了妥善处置,白下区以区为单位“村改居”试点已基本完成,高桥村、石山村、牌楼村、杨庄村4个原村委会已经全部挂牌成立居委会,涉及辖区户数共1749户,涉农人口5041人,农保参保人员实现缴费900万元,1044人已顺利实现农保转企保系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