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国家礼仪 中国特色 国家记忆 全民学习 图文聚焦 中图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国礼系列 图鉴国情 图鉴国史 图解国学 合作单位 合作媒体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礼品鉴 国情集萃 国史系列 国学精华 中图推荐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农林消息 >
   中图推荐
政治人物:胡
胡锦涛,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国共
·政治人物:吴邦国
·政治人物:温家宝
·2009年8月 国内时事新闻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种子认证和种子质量检验是质量控制两大关键环节
2010-05-28

  一、什么是种子认证

  种子认证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通过上述活动生产出来的种子称为认证种子。认证种子主要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子质量:一是通过对品种、种子田、种子来源、田间检验、清洁与不混杂管理、验证等一系列过程控制,确认种子的遗传质量(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保持至育种家原先育出的状况和水平。二是监控种子扦样、标识和封缄行为符合认证方案规定的要求。三是通过种子质量检验机构的检测,确认种子的物理质量(净度、发芽率等)符合国家标准或合同规定的要求。

  认证的一般程序包括:认证品种必须是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参加认证企业需核报认证种子生产面积和基地;生产期间认证单位必须对全部种子田进行检验;认证监督机构应在认证种子生产过程的关键时期进行田间检验,并出具田间检验报告;认证检测机构对上市的全部认证种子分批抽样进行纯度、净度、水分指标检测,出具检测报告;认证机构根据监测机构上报结果核发认证种子标签。

  二、什么是种子质量检验

  种子质量检验是利用感官和仪器测定等方法对种子进行质量鉴定的过程,是保证种子质量(种子品质)的关键。草种子检验的内容包括种子真实性、纯度、发芽率、净度、其它植物种子数、生活力、千粒重、种子水分、种子品种鉴定和种子健康检验等。草种子检验分为田间检验和室内检验两部分。田间检验是在采种田的田间取样进行分析鉴定,主要包括检验种子真实度和品种纯度,病虫感染率,杂草与异作物混杂程度和生育情况,以品种纯度为主要检验项目。室内检验是在种子收获脱粒以后,到现场或仓库直至销售播种前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种子发芽率、净度、其它植物种子数、生活力、千粒重、种子水分等。种子检验的主要步骤可分为取样、检验和出具检验报告。多年来我国草种子质量控制的重点是种子质量检验,制定并发布实施了国家标准《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等,并建立了部级、省级的草种检验测试中心开展专门的业务,为草种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保证。

  三、种子认证和种子质量检验是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国外牧草种子质量控制的经验表明种子认证和种子质量检验都是种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种子认证主要是从种子生产的全过程对种子质量进行控制,侧重于对品种真实性的控制;种子检验则是过程控制中质量鉴定的重要手段,侧重于对发芽率、净度和生活力等质量性状的检验。种子检验只能解决净度、水分、发芽率等问题,实际在种子质量事故中种子纯度问题影响最大。纯度检验需要一个生长季节,往往是当天得不到鉴定结果,一旦发现问题,为期已晚。如果按照种子质量认证办法,通过对产前、产中、产后过程中严格控制种子纯度以达到保证种子质量的目的,这样则可解决我国种子检验的被动局面。此外,种子质量认证工作有利于国际种子贸易活动。我国牧草种子要走出国门,必须要和国际上指定的种子生产办法接轨,这样才能被世界认同。

  目前,我国已发布实施《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认证规程》的行业标准,但草种子认证工作还未全面开展,还远不能与国际接轨,严重影响我国草种的对外贸易,制约了草种业的发展。实施和推行种子认证工作是我国牧草种子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必由之路。面对当前牧草种子产业化的局面,在加强种子质量检验的同时,还需要开展种子认证工作,促进草种业的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出席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
    ·天津一项新技术推广引发的现实思考:大棚里
    ·宁波北仑水产品出口捷报频传 7年实现“零
    ·山东禹城市莒镇乡大力发展鱼藕混养成效显著
    ·加强机手培训力保夏粮丰收 阳光工程为“三
    ·中国与波罗的海三国农业合作研讨会在北京召
    ·黑龙江积极应对低温雨雪天气 超额完成玉米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黑龙江垦区考察时指出
    ·农业部发布了2010年“三夏”农机作业技术要
    ·内蒙古积极应对低温冷害 春播进展顺利面积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18室
    技术支持: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产学研资讯技术研究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