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2011款指南者是轿车化的SUV,自由客则是SUV化的轿车,这话有些拗口,但能反映两车真实的状态。买轿车化的SUV,还是买SUV化的轿车,关键在买家自己。记者的建议是,还需要奋斗的时候,买辆SUV化的轿车,它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所有需要,且能赶一赶SUV所带来的时髦;在不需要工作,有大量时间旅行时,则买辆轿车化的SUV或硬派越野,如指南者和自由客。
一个定位城市
一个坚持越野
吉普近两年的跨越式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SUV市场的快速发展。而且,吉普也找到了准确定位。在与日系SUV竞争当中,吉普强调自己的越野能力和四驱系统;而在德系对手面前,吉普则强调自己的血统和个性。“不是每一辆SUV都是吉普”,“可以城市,但绝不程式”,“郊外是吉普的专属停车场”……这些豪气却不俗气的广告语便出自吉普。精准定位在这两款紧凑SUV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011款指南者定位“城市”,竞争对手锁定为CRV、RAV4、途观等城市SUV;自由客则坚持越野,吸引有浓厚越野情结的死忠车迷。
需要提及的是,虽然外观截然不同,但2011款指南者和自由客内饰、操控感、做工以及中控台布局,却基本上一致,只是在配置上有高低之分,2011款指南者的配置要高于自由客——原因很简单,城市买家远多于越野买家,以前如此,未来恐怕也是如此。两车的内饰高度相似,只有些许不同,如果有兴趣,可以在车内玩“找茬”游戏,还真别说,在短时间内找出所有不同,并非易事。
不俗的车身刚性和越野能力
此次试驾全程接近两百公里,有城市道路,也有高速路,当然也少不了越野。先说越野,吉普此次专门安排了凹凸路、陡斜坡、枕木路段以及高低桥四个项目。前三个项目没有太大难度,记者估计大部分SUV都能顺利完成,最难是最后一个高低桥。在桥上,只有一个或两个轮胎有接触,需要差速锁来锁止空转的车轮,将动力传输给有附着力的车轮,相当考验四驱系统的反应速度。
站在旁边,很容易看到,悬空的车轮仅仅只空转两圈,便立马停止,然后听到有附着力轮胎的响胎声。“响胎”并非动力不足,而是单靠一两个轮胎冲上桥,需要大脚的油门,油门一大,短时间响胎是少不了的。高低桥行驶至一半,整辆车悬空时,试驾者可以轻松自如地打开四个车门、车窗——只有车身刚性足够高的车辆才有这样特点,记忆中除吉普,只有宝马、奔驰、路虎等“SUV专家”能做到这点。2011款指南者比它刚进入中国时,公路奔跑的舒适性有了大幅提升。这种舒适性来自于更加柔和的方向盘、踏板以及精致的做工用料。记得指南者刚刚进入中国时,记者试驾文章的评价并不是特别好,吉普坦承,该车刚进入中国时,内饰确实存在不少缺憾。这些缺憾,在2011款指南者和自由客上得到了弥补,做工的细腻度和用料的高级感可与日系SUV相比较。
不过,这两款SUV内饰空间的利用率和人性化编排还是不如日系和德系对手,车厢内的空间开扬感、杯架的数量以及储物格大小,均逊色于对手。所幸,两车的油耗确确实实降了下来,8.7L/100km,这是官方给出的数字,记者一天跑下来,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准,但也是得到一令人满意的成绩——9.4L/100km,这其中,2.4L DVVT和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功不可没。
(文/图 周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