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中图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中国图鉴社)官方网站

印象中国 中国特色 中国亲民 国家礼仪 全民学习 国家记忆 图文聚焦 行业消息 政策法规
国图工程 图鉴国情 亲民工程 国礼系列 图解国学 图鉴国史 博览古今 地区消息 办事指南
图鉴精品 国情集萃 亲民项目 国礼品鉴 国学精华 国史系列 中图推荐 国际博览 关于我们
首页
当前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 中图社消息 > 行业消息 > 汽车消息 >
   中图推荐
维稳监测软件
维稳监测软件,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搜索技术
·入编邀请
·政治人物:胡锦涛
·政治人物:吴邦国
中国特色总网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王侠:创新应贯穿汽车全产业链--中图社
2011-09-04

  2011全球汽车论坛(GAF2011)将于10月11~12日在成都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跨越”。近日,在阐释这一论坛主题时,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表示,汽车行业的创新汽车全产业链的创新

  王侠认为,2011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注定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转折点。前十年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从2011年开始,高速增长时代结束,今后十年将是中国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跨越过程。与十年前不同,我国汽车产业已经积累了大量技术、资金、设备、研发和人才基础,进入了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阶段,其核心表现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

  王侠表示,迅速变化的中国市场汽车行业提出了创新的任务。首先,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特征正在发生快速变化,例如一线城市家庭开始购买第二辆甚至第三辆汽车;区域市场逐渐形成;粗放性的竞争正在不断细化;细分市场高速成长、竞争日趋加剧等。

  此外,过去十年国内汽车市场规模由200万辆上升到1800万辆,产值和销售收入均增长10倍。今后十年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重复此前的高速增长,汽车消费环节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道路建设、城市配套、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等因素的制约。这都需要中国汽车行业预测并掌握各种变化,适当调整结构,以创新的精神应对挑战,拿出解决方案。

  王侠认为,汽车行业的创新汽车全产业链的创新。首先,在制度和法规层面,创新可以给予企业深层次的发展动力,还可以鼓励行业内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以及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形成整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企业上下游之间形成创新的伙伴关系,可以使汽车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能获得优化的资源配置和创新的资源整合,使整个产业链最大限度地达到效率最大化。第三,以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历史为蓝本、结合中国特色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发展道路和方向,更需要创新精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策略问题、融资和并购的问题、中国汽车走出去问题,创新都应该是其中的关键词。”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也最具潜力的汽车市场,但从今年开始,中国汽车产业增速在大幅放缓。中国正处于‘十二五’开局的关键之年、酝酿产业升级的关键节点,这不仅影响到本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会对跨国汽车集团带来影响。”王侠表示,“从生产大国到创新强国的跨越”的主题,意在彰显中国在世界汽车格局中的定位和由此引起的深层次思考,探讨中国汽车产业与全球产业格局的热点问题、趋势变化及影响。

  本届论坛一共设置了17个议题和三场主旨演讲,其中关于中国汽车市场的话题有3个。此外,鉴于中国快速增长的汽车数量与城市交通产生的深刻矛盾,本届论坛将设置“未来智能化的和可持续性的交通是什么样子”议题,邀请全球行业人士讨论。在内容形式上,本届论坛不再局限于行业研讨会,而是通过开展高端沙龙、电视晚会、摄影展览、会后访问开发区和汽车企业、媒体专访等活动内容,将论坛打造成一个多元化产业互动和交流的平台。去年的首届论坛吸引了全球主流权威媒体及行业高端人士的积极参与。会议达成五点共识。(马连华)

 相关链接
·烟台车展 世界顶级豪车提前品鉴--中国图鉴
·媒体评论:自主品牌脱困 应青出于蓝如何胜于蓝--中图
·利润拷问奇瑞汽车:大事业部改制中盘变局--图鉴中国
·宁波车博会诠释3大风向标--中图网
·配件自购价廉物美 几个车辆保养省钱秘笈--图鉴中国
·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吉利汽车位居第六--图鉴中国
·中华H530上市 祁玉民重新定义“创新论”--中图网
·入世10年看汽车:中国汽车出口比例全球最低--中图社
·大众一汽动力总成再制造项目正式投产--中国图鉴
·国际电动汽车及充电装置展览会12月将在海南举行--图鉴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电话:010-63085539 传真:010-63083953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65号4楼
技术支持: 中华职工学习网网络中心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3号 京公海网安备110108000956号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